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电视电影

增加 8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电视电影.jpg|350px|缩略图|右|<big>电视电影《女刑警之千手观音》</big>[http://www.sinaimg.cn/ent/m/2007-07-28/U1584P28T3D1655579F326DT20070728193900.jpg 原图链接][http://ent.sina.com.cn/m/2007-07-28/19391655579.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 电视电影 ''' 是指在 [[ 电视 ]] 上播放的电影,由电视台或电影公司专门为电视播放所拍摄的电影,通常用 [[ 数字技术 ]] 进行拍摄,也可以用 [[ 胶片 ]] 拍摄,电视电影的制作一般规模不大,拍摄周期相对较短。
==历史概要==
===美国===
20世纪50年代开始, [[ 美国电影 ]] 业进入衰退时期。合众国诉派拉蒙电影公司案以及电视机的普及使电影“黄金时代”开始没落。为了生存,美国电影业开始拍摄低成本,适合观众在家从电视上观看的电影。
最初,电视电影每集约90分钟 ( 包括广告), ), 后来则延长到2小时。
===中国内地===
上个世纪90年代末, [[ 中国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 ]] 尝试制作电视电影。自1999年春节第一次播出电视电影《 [[ 岁岁平安 ]] 》,电影频道已制作电视电影500多部。为表彰优秀电视电影作品,繁荣影视创作,电影频道从2001年起设立电视电影“百合奖”。 一直以来,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都以新人新事、凡人小事、富有韵味、引人向上的 [[ 艺术 ]] 形象、制作轻盈的特点,不断释放出沁人心脾的力量。本届“百合奖”共评选出优秀影片10部,其中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尤为突出。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并以其投资低、风险小、制作周期短的特点逐渐成为继电影、电视之后的“后起之秀”。一部中等水平的影片在电影频道播映的 [[ 收视率 ]] 高达2000万人次。
==香港==
[[ 香港无线电视 台]] 早于1980年代中起开始制作不少电视电影。无线电影一般长约2小时(含广告)。
此外,香港亦有少数电影公司拍摄电视电影,并以影碟形式于市面发售,及后售予电视台播放。例子有 [[ 杜琪峰 ]] 监制的《 [[ 机动部队 ]] 系列》(不包括《同袍》)。
==台湾==
[[ 湾70 湾]]70 年代起兴起一些单元剧,即是电视电影,例如“台视剧场”、“中视剧场”、“华视剧展”及公视“人生剧展”,1972年台视剧场播出 [[ 编剧家 ]][[ 丁衣 ]] 所写的《锁着心的人》,是为台湾电视史上第一部“电视电影”。电视电影碍于电视播映时间的限制,多半控制在90分钟以下,顾及故事的完整性其难度比2小时的电影还高,所以成为台湾新导演培育的摇篮。
早期比较有名的电视电影有“十一个女人系列”,由 [[ 张艾嘉 ]] 监制,由电影导演宋存寿、张艾嘉、 [[ 柯一正 ]] 、李龙、傅维德、张乙宸、刘立立、董令狐和杨德昌等人执导。及蔡明亮的《海角天涯》、《丽香的感情线》及《给我一个家》,瞿友宁《谁在桥上写字》、王小棣的《 [[ 九岁那年 ]] 》及张志勇《边缘少年八家将》。
==特点==
电视电影因其低成本、表达自如、传播渠道(由 [[ 电视台 ]] 播出)便捷和拥有广大受众而为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影视创作者所关注。
中国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视电影”工程启动以来,中国的电视电影已从稳定数量的初创期进入提高 [[ 质量 ]] 的发展期。
58,61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