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增加 21,315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Coat_of_Arms_of_the_Duchy_of_Saxe-Coburg_and_Gotha.svg/475px-Coat_of_Arms_of_the_Duchy_of_Saxe-Coburg_and_Gotha.svg.png" width="3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0/Coat_of_Arms_of_the_Duchy_of_Saxe-Coburg_and_Gotha.svg/475px-Coat_of_Arms_of_the_Duchy_of_Saxe-Coburg_and_Gotha.svg.pn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國家'''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br>   比利時王國<br>   葡萄牙王國<br>   保加利亞王國<br>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br>   印度帝國
|-
| '''先前王室''' 韋廷王朝
|-
| '''頭銜'''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br>   比利時人的國王<br>   葡萄牙和阿爾加維人的國王<br>   保加利亞沙皇<br>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國王
|-
| '''創立''' 1826年
|-
| '''創立者'''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
|-
| '''現任家長''' 薩克森—科堡-哥達親王安德烈斯
|-
| '''解體''' 1918年
|-
| '''分支''' 溫莎王朝<br>   薩克森-科堡-布拉干薩王朝<br>   保加利亞皇室 比利時皇室
|-
|}
</div>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英語:Saxe-Coburg and Gotha,德語: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個源自德國,曾經統治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1826年-1918年)、比利時(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亞(1887年-1946年)和英國(1901年-1917年)的歐洲王室。

==起源==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父系祖先為韋廷家族。而該家族起源於現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特州的韋廷鎮,由當時的麥森藩侯(Markgraf von Meißen)創立於1089年。

1675年,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首領,薩克森-哥達公爵虔誠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國在1680年被他的七個兒子瓜分。而其小兒子約翰·恩斯特繼承了薩克森-薩爾費爾德公國。而恩內斯坦-韋廷王朝的另外兩個公國,薩克森-科堡(Sachsen-Coburg)和薩克森-哥達-阿爾滕堡(Sachsen-Gotha-Altenburg)陸續於1699年和1825年絕嗣,薩爾費爾德分支成員隨即繼承了這些公國。而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爵恩斯特一世於1826年將公國整合為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並將王朝名字由恩內斯坦-韋廷改為薩克森-科堡-哥達,而王室人員的私人姓氏依舊保持韋廷。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
這個王室對公國的統治一直維持到1918年末。當年11月18日,公國的工兵代表蘇維埃廢除了王朝對薩克森-哥達的統治權,而哥達在1920年被併入圖林根州,薩克森-科堡公國則被併入了巴伐利亞。

===公爵列表===
*恩斯特一世,1826年-1844年
*恩斯特二世,1844年-1893年
*阿爾弗雷德,1893年-1900年
*卡爾·愛德華,1900年-1918年

===家族首領===
*卡爾·愛德華,1918年-1954年
*約翰·利奧波德王子,1954年-1972年
*弗里德里克·約賽亞斯王子,1972年-1998年
*安德列阿斯王子,1998年至今

==比利時人的國王==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0/Coat_of_Arms_of_the_King_of_the_Belgians_%281837-1921%29.svg/428px-Coat_of_Arms_of_the_King_of_the_Belgians_%281837-1921%29.svg.png" width="200" ><br>比利時的薩克森—<br>科堡-哥達王朝王徽<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0/Coat_of_Arms_of_the_King_of_the_Belgians_%281837-1921%29.svg/428px-Coat_of_Arms_of_the_King_of_the_Belgians_%281837-1921%29.svg.pn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div>

1830年,比利時爆發革命。初期比利時人嘗試要求脫離荷蘭,加入法國。但歐洲列強擔憂法國再次強大而極力支持荷蘭。最後英國提出折衷方案,讓比利時成為獨立國家,並成為以英國前任駙馬,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弟弟,利奧波德親王成為新王國的國王。比利時國會於10月4日通過議案,接受該建議。親王於次年7月21日正式宣誓就任為比利時人的國王,是為利奧波德一世。

===君主列表===
{|class="wikitable"
! width=8% | 圖片
! width=10% | 稱號
! width=9% | 統治始於
! width=9% | 統治終於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c/Leopold_portret_winterhalter.jpg/140px-Leopold_portret_winterhalter.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c/Leopold_portret_winterhalter.jpg/140px-Leopold_portret_winterhalter.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利奥波德一世 (比利时)|利奥波德一世
Léopold I<sup>er</sup>

Leopold I
||1831年7月21日
||1865年12月10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9/Leopold_ii_garter_knight.jpg/160px-Leopold_ii_garter_knight.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9/Leopold_ii_garter_knight.jpg/160px-Leopold_ii_garter_knight.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利奥波德二世 (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
Léopold II

Leopold II
||1865年12月17日
||1909年12月17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6/Albert_I_Koning_der_Belgen.jpg/187px-Albert_I_Koning_der_Belgen.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6/Albert_I_Koning_der_Belgen.jpg/187px-Albert_I_Koning_der_Belgen.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阿尔贝一世
Albert I<sup>er</sup>

Albert I
||1909年12月23日
||1934年2月17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0/Leopold_III_of_Belgium_1926.jpg/131px-Leopold_III_of_Belgium_1926.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0/Leopold_III_of_Belgium_1926.jpg/131px-Leopold_III_of_Belgium_1926.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利奥波德三世 (比利时)|利奥波德三世
Leopold III

Léopold III
||1934年2月23日
||1951年7月16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Baudouin_of_Belgium_1969.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8/Baudouin_of_Belgium_1969.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博杜安一世|鮑杜恩一世
Baudouin I<sup>er</sup>

Boudewijn I

Baldwin I
||1951年7月17日
||1993年7月31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6/King_Albert_II_of_Belgiu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6/King_Albert_II_of_Belgiu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阿尔贝二世 (比利时)|阿尔贝二世
Albert II

Albert II
||1993年8月9日
||2013年7月21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b/Prince_Philippe_of_Belgium%2C_Duke_of_Brabant_cropped.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b/Prince_Philippe_of_Belgium%2C_Duke_of_Brabant_cropped.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菲利普 (比利時)|菲利普
Philippe

Filip
||2013年7月21日
||現任
|}

==葡萄牙國王==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Coat_of_arms_of_the_Kingdom_of_Portugal_%28Enciclopedie_Diderot%29.svg/499px-Coat_of_arms_of_the_Kingdom_of_Portugal_%28Enciclopedie_Diderot%29.svg.png" width="200" ><br>葡萄牙的薩克森—<br>科堡-哥達王朝王徽<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Coat_of_arms_of_the_Kingdom_of_Portugal_%28Enciclopedie_Diderot%29.svg/499px-Coat_of_arms_of_the_Kingdom_of_Portugal_%28Enciclopedie_Diderot%29.svg.pn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div>
1836年1月1日,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侄子,斐迪南郡王與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結婚,並於次年,他們的長子佩德羅五世出生後,和妻子並列為王稱斐爾南多二世。自此開始了布拉干薩-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在葡萄牙共5代君主的統治,直至1910年10月5日被葡萄牙第一共和國取代。

===君主列表===
{|class="wikitable"
! width=8% | 圖片
! width=24% | 稱號
! width=10% | 統治始於
! width=10% | 統治終於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7/31-_Rei_D._Fernando_II_-_O_Artista.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7/31-_Rei_D._Fernando_II_-_O_Artista.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費爾南多二世 (葡萄牙)|費爾南多二世
Fernando II
||1837年9月16日
||1853年11月15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e/Pedrov.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e/Pedrov.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佩德羅五世 (葡萄牙)|佩德羅五世
Pedro V
||1853年11月15日
||1861年11月11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7/Luis_of_Portugal.jpg/385px-Luis_of_Portugal.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7/Luis_of_Portugal.jpg/385px-Luis_of_Portugal.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路易斯一世 (葡萄牙)|路易斯一世

Luís I
||1861年11月11日
||1889年10月19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5/Carlos_of_Portugal.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5/Carlos_of_Portugal.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卡洛斯一世 (葡萄牙)|卡洛斯一世
Carlos I
||1889年10月19日
||1908年2月1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0/ManuelIIPortugal.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0/ManuelIIPortugal.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曼努埃尔二世 (葡萄牙)|曼努埃尔二世
Manuel II
||1908年2月1日
||1910年10月5日
|}

==保加利亞沙皇==
1887年7月7日,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姪孫斐迪南親王,被選為保加利亞的攝政王。此時保加利亞剛脫離奧斯曼帝國的統治,獲得自治地位。而保加利亞在1908年9月22日宣布恢復獨立,斐迪南改稱為保加利亞沙皇。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在保加利亞的統治經歷3代,直至1946年保加利亞全民公投廢除君主制。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State_Achievement_of_Bulgaria_1908-1946.svg/481px-State_Achievement_of_Bulgaria_1908-1946.svg.png" width="200" ><br>保加利亞的薩克森—<br>科堡-哥達王朝王徽<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State_Achievement_of_Bulgaria_1908-1946.svg/481px-State_Achievement_of_Bulgaria_1908-1946.svg.pn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div>
===君主列表===
{| width=90% class="wikitable"
! width=8% | 圖片
! width=24% | 稱號
! width=10% | 統治始於
! width=10% | 統治終於
|-
|-
|align="center" colspan=4|
====攝政王====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Ferdinand_of_Bulgaria.jpg/155px-Ferdinand_of_Bulgaria.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Ferdinand_of_Bulgaria.jpg/155px-Ferdinand_of_Bulgaria.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斐迪南一世 (保加利亞)|斐迪南一世
Фердинанд I

Ferdinand I
||1887年8月14日
||1908年10月5日
|-
|align="center" colspan=4|

====沙皇====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Ferdinand_of_Bulgaria.jpg/155px-Ferdinand_of_Bulgaria.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Ferdinand_of_Bulgaria.jpg/155px-Ferdinand_of_Bulgaria.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斐迪南一世
Фердинанд I

Ferdinand I
||1908年10月5日
||1918年10月3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4/Boris_III_jeune_homme.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4/Boris_III_jeune_homme.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鲍里斯三世
Борис III

Boris III
||1918年10月3日
||1943年8月28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e/Simeon_II_of_Bulgaria.jpg/184px-Simeon_II_of_Bulgaria.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e/Simeon_II_of_Bulgaria.jpg/184px-Simeon_II_of_Bulgaria.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西美昂二世
Симеон II

Simeon II
||1943年8月28日
||1946年9月15日
|}

==英國國王==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Coat_of_Arms_of_Albert_Edward%2C_Prince_of_Wales_%281841-1901%29.svg/496px-Coat_of_Arms_of_Albert_Edward%2C_Prince_of_Wales_%281841-1901%29.svg.png" width="200" ><br>英國的薩克森—<br>科堡-哥達王朝王徽<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Coat_of_Arms_of_Albert_Edward%2C_Prince_of_Wales_%281841-1901%29.svg/496px-Coat_of_Arms_of_Albert_Edward%2C_Prince_of_Wales_%281841-1901%29.svg.pn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
</div>
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和英國漢諾瓦王朝有三次聯姻。首先後來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於1816年五月當上英國女王儲夏洛特公主的駙馬。但她不幸於1817年11月因難產而死。接著他促成孀居的姐姐維多利亞郡主於1818年再嫁,對象就是亡妻夏洛特的四叔愛德華王子,次年就產下兩人唯一的孩子,也就是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最後他極力撮合外甥女維多利亞女王和自己的侄子,大哥恩斯特一世的次子艾伯特的婚事。在後者的不斷拖延下,兩表姐弟終於在1840年2月10日成婚。在1901年女王駕崩後,英王愛德華七世成為第一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的英國君主。在英國,此王朝在名義上僅傳了兩代,直到英王喬治五世於1917年7月17日下詔改姓溫莎為止。

===君主列表===
{| width=90% class="wikitable"
! width=8% | 圖片
! width=24% | 稱號
! width=10% | 統治始於
! width=10% | 統治終於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3/Edward_vii_england.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3/Edward_vii_england.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爱德华七世 (英国)|愛德華七世
Edward VII
||1901年1月22日
||1910年5月6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乔治五世 (英国)|喬治五世
George V
||1910年5月6日
||1917年7月17日
*以溫莎王朝之名繼續統治至1936年
|}

===[[溫莎王朝]]===
歐洲歷史上,由於各國公室經歷多年複雜的政治聯姻,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多是表兄弟的關係。1914年8月4日,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意志帝國作戰。但英國王室帶有德國姓氏,令英國人覺得不滿。為爭取民意,當時在位的英王喬治五世,在1917年7月17日頒布一道樞密院御令,宣布將英國王室名和王室父系子裔私人姓氏,改為溫莎。溫莎一名來自溫莎堡,是英國最古老的王宮之一,據聞由英王征服者威廉選址奠基的。

實際上,直至今日,英國仍處於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統治之下。這是由於當年喬治五世的諭旨,可以在法律上改變了英國王室成員的姓氏,但無法改變他們血緣上的姓氏。而現任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依然是喬治五世的父系後代,所以她的實際姓氏應為韋廷。而薩克森—科堡-哥達依舊是英國王室的實際名號。

不過情況在查爾斯王儲繼為國君以後,就有所變化。雖然根據英女王在1960年發布的樞密院御令,王朝名號保持溫莎,但英國王室的實際名號和其成員的實際姓氏都有所改變。英女王的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浦親王是前希臘格呂克斯堡王室(Glücksborg)的成員,而實際姓氏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索恩德堡-格呂克斯堡(Schleswig-Holstein-Sonderburg-Glücksburg)。根據子從父姓的原則,查爾斯實際上將會是英國第一位格呂克斯堡王朝的君主,雖然法律上,他依然將是溫莎王朝的君主。換言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才是實際上英國最後一位來自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君主。

{| width=90% class="wikitable"
! width=8% | 圖片
! width=24% | 稱號
! width=10% | 統治始於
! width=10% | 統治終於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喬治五世
George V
||1917年7月17日
||1936年1月20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愛德華八世
Edward VIII
||1936年1月20日
||1936年12月11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喬治六世
George VI
||1936年12月11日
||1952年2月6日
|-
|align="center"|<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width="100" ><br>[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171px-George_V_of_the_united_Kingdom.jpg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伊莉莎白二世
Elizabeth II
||1952年2月6日
||至今
|}

==王朝名稱==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最終取得了數國的統治權,在這些國家的語言,王朝名稱拼寫也略有不同。

===比利時===
[[荷蘭文]]:'''Saksen-Coburg-Gotha'''

[[法文]]:'''Saxe-Cobourg-Gotha'''

===葡萄牙===
[[葡萄牙文]]:'''Bragança-Saxe-Coburgo-Gotha''' 或 '''Bragança-Wettin'''

===保加利亞===
[[西里尔字母]]:'''Сакс-Кобург-Гота''' 或 '''Сакскобургготски'''

[[拉丁轉寫]]:'''Saks-koburg-gota''' 或 '''Sakskoburggotski'''

==参考文献==
{{Reflist}}
*[http://www.worldstatesmen.org/ worldstatesmen.org]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518080123/http://www.sachsen-coburg-gotha.de/english/frame.html The Ducal House of Saxe-Coburg and Gotha] ''The official website in English''.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216083748/http://pages.prodigy.net/ptheroff/gotha/saxony.html Royal and Ducal Houses of Saxony]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31061047/http://pages.prodigy.net/ptheroff/gotha/belgium.html Royal House of Belgium]
*[http://pages.prodigy.net/ptheroff/gotha/bulgaria.html Royal House of Bulgaria]{{dead link|date=十月 2017 |bot=InternetArchiveBot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26125321/http://pages.prodigy.net/ptheroff/gotha/greatbritain.html Royal House of Great Britain]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26093747/http://pages.prodigy.net/ptheroff/gotha/portugal.html Royal House of Portugal]

== 参见 ==
{{Portal|欧洲|历史}}
* [[溫莎王朝]]
* [[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
* [[韋廷家族恩斯廷系諸邦國]]

{{-}}
{{start box}}
|-
| width="30%" align="center" |前朝:<br /> '''─'''
| width="40%" align="center" | '''[[比利時]]王朝'''<br /> 1831-
| width="30%" align="center" |後朝:<br />'''─'''<br />''仍然在位''

|-
| width="30%" align="center" |<br />'''[[布拉干薩王朝|布拉-{干}-薩王朝]]'''
| width="40%" align="center" |'''[[葡萄牙]]王朝'''<br />1837-1910
| width="30%" align="center" |<br />'''葡萄牙第一共和國'''
|-
| width="30%" align="center" |<br />'''[[巴腾堡王朝]]'''
| width="40%" align="center" |'''[[保加利亚]]王朝'''<br />1887-1946
| width="30%" align="center"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 width="30%" align="center" |<br />'''[[汉诺威王朝]]'''
| width="40%" align="center" |'''[[英国君主列表|英國朝代]]'''<br />1901-1917
| width="30%" align="center" |<br />'''[[溫莎王朝]]'''
{{end box}}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