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性

增加 3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性本善论,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本恶论,以儒家[[荀子]]为代表,有“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论断 <ref>[http://www.doc88.com/p-6129771484594.html 通过人为而向善——谈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道客巴巴,2016-9-6</ref>
#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人性既善又恶,代表人物是西汉的[[扬雄]],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所以[[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为人性向善,所以民主是可能的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270f560101dgex.html 早点归来吧,善良的人性!——(生活随想录49)] ,新浪博客,2014-06-02</ref>
==视频==
<center>{{#iDisplay:n0533miknz7|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58,4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