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紫气东来

增加 2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紫气东来</big> '''
|-
| [[File: 龙眼姜1E28501888af940a3bd16f66070575d91.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1005b0988e595225.360doccdn.sohucs.com/DownloadImgimages/201620170926/10/1303/82130289_10 e28501888af940a3bd16f66070575d91.jpeg 原图链接][httphttps://www.360docsohu.com/content/20a/0305/15/41768703_897007974.shtml 194609066_320589 图片 ]]]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zǐ qì dōng lái</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万紫千红、 [[ 清都紫微 ]] [[ 佩紫怀黄]]
'''出 处''' : 汉 刘向 《列仙传》
'''体 裁''' :[[成语]]
'''释 义''' :吉祥的征兆
|}
'''紫气东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zǐ qì dōng lái,释义:紫气,紫色的气。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官服多是紫色的。紫气东来主要用于书香门第家大门口上的牌匾,借以比喻吉祥的征兆。
紫气东来,传说 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 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 吉祥的征兆。出自《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关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关,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后遂以“紫气东来”表示 祥瑞。
紫气东来是梦幻西游中化生寺弟子克制 [[ 普陀山 ]] 弟子的必杀技,使用后需要休息一回合,要求小乘佛法技能达到25级,任务等级达到20级,每次使用消耗150点愤怒值。另外,紫气东来还是房屋的其中一种风水,是风水中最好的房子,房子的风水会影响房子的使用效果,风水越好使用效果也就越好。
==释义==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于是决定辞官西行。老子在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
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 [[ 道德经 ]] 》,又称《老子》或《 [[ 老子五千文 ]] 》。此外,学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出关所指的关并非函谷关,而是散关。
据记载,老子留书之后,就骑着一头大青牛,继续西行,然后就没了消息。这个引起很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至今没有得出很确凿的证据。有人说经流沙奔印度去了,并说老子到印度传教,教出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大弟子。历代不少人认为此说只是道教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来的。而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
由于函谷关散发出来的"紫气东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吸引着海外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这千古雄关的美丽风采。但是史学界有关老子西行至何关,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这是多数人的观点;另一说为"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张炳玉说,老子西行是经过函谷关,而真正意义上的"出关"是指散关,理由是: --老子对周王朝绝望,决定远离周朝到他国去,如果到了函谷关就算"出关",并未达到他的"去周"的目的,因为函谷关仍属周朝版图;
--从历史典籍可知,郦道元在其所著《 [[ 水经注 ]] 》里,早已对老子西行出关的"关"锁定为散关;
--强老子"著书"的关令尹喜,字公文,春秋末陇西(今甘肃临洮)人,秦国大夫,曾作散关令,而非函谷关令。东晋葛洪著《抱朴子》有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喜著《道德经》一卷,谓之《老子》。"这说明老子"至关"著《德》《道》二经的"关"是散关。 学者王克煜认为,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为归隐老者教炼内丹,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临洮县城东的岳麓山至今还存有"超然台""说经台""飞升崖""文锋塔"(又名"笔锋塔",相传为老子写经插笔的地方)等遗迹。《庄子· 养生主》记载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这说明老子死在秦地陇西古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他在秦地的生前好友失(一作佚)前来吊唁,哭号三声而别。老子在临洮"飞升"后,老子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
据了解,老子在临洮得道"飞升"后,当地人一直在尊奉老子,东汉以来道教香火在临洮一直旺盛。如今,仅临洮县城就存有白衣庵、公输庵、西庵、北庵、斗母宫、五瘟殿、太平观、总真观、九华观、万寿观、北极观等数十家全真派道观。2000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老子"飞升"这一天,临洮民间都要举行各种祭拜老子的活动。老子的后代在临洮安居乐业,兴旺发达,皇帝高官辈出,有名的包括狄道侯李瑶、陇西侯李信、西汉名将李广、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等等。甘肃两位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眼下,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视频==
{{#ev:youku|XMjcwMzUxMzU5Mg|640|center|老子门徒紫气东来鬼谷子|frame}}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61,3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