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耍孩儿

增加 24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 [[ 呼和浩特 ]] [[ 包头 ]] 等地,深受观众喜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历史渊源==
耍孩儿约起源于元代,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关于耍孩儿剧种的起源,当地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汉元帝时,昭君王嫱出塞和蕃,出了雁门关,眼前一片荒凉,倍感思念家乡,因而哀恸欲绝,泣不成声,直到嗓音嘶哑,还是哽咽不止。后人为了纪念[[昭君]],模仿她的悲切哭声,编成哀惋歌词进行演唱,几代辗转流传,遂成该剧。另一说是: [[ 唐明皇 ]] 生下太子啼哭不休,集梨园子弟唱曲取乐,以逗太子止泣,所唱各曲均不奏效,唯唱此曲后,太子转悲为喜,破啼一笑,[[唐明皇]]随即命名此曲为"耍孩儿"。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据有人专门考证,该剧种真正起源于元代,与元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朝发展===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 [[ 道光 ]] 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 [[ 光绪 ]] 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File:耍孩儿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耍孩儿戏的表演,首先是舞蹈性很强。《[[扇坟]]》中的小娘子自穿缟素孝衣,左手端纸灯,右手持折扇,绕灯扇动;走"挖步"(两腿并拢、脚脯点地、向后踢)前挪后腿,左右旋转,有快有慢,变化多样。实为其他剧种所罕见。花脸行的表演,比起其它剧种较为夸张。《扇坟》中猪八戒,面部的上半部画脸谱,下半部戴面具(立体猪嘴,两只大耳),身穿黑色宽袖架裟;走路时或高抬腿,慢落脚,两只宽袖左右摆动;或曲肘歪头碎步快走,其夸张程序与民间"地秧歌"相近。
应县耍孩儿剧团对耍孩儿戏的"推陈出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女演员声带限制,加之大量上演移植剧目,他们对唱法,伴奏乐器做了改革,如女演员不再用后嗓子发音,文场取消了反弦板胡,以二胡代之;正弦板胡不再定"吵弦";逐渐增添了小三弦、笙、低胡和扬琴等。<ref>[http://news.gmw.cn/2017-06/05/content_24691183.htm 【耍孩儿】之流变] , 光明日报 2017-06-05 </ref>
===发展现状===
==传统剧目==
耍孩儿有自己的传统剧目,其中代表性的有:《[[狮子洞]]》、《刘家庄分家》、《七人贤》、《千里送京娘》、《[[白马关]]》、《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翠屏山》、《过街楼》、《还魂传》、《绣鞋证》、《[[洪门寺]]》等。<ref>[https://www.iqiyi.com/w_19rt8ocfah.html 耍孩儿《打佛堂》] , 爱奇艺 2015-11-05 </ref>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个耍孩儿专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不计其数。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