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829
次編輯
變更
致仕
,创建页面,内容为“致仕是指东亚古代官员退休。中文中,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个相同意义的名词。与现代退休制度最大的不同,古代政府…”
致仕是指东亚古代官员退休。中文中,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个相同意义的名词。与现代退休制度最大的不同,古代政府通常不会为所有退休官员提供年金形式的养老金[1]。
==中国==
中国古代官员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可提前。对于官员是否强制退休、退休年龄,历代政府规定不尽相同。《北史·韦孝宽传》:韦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北宋陈执中出任陈州郡守,认为录事参军蔡黄裳年纪大,要他自请退休;蔡黄裳本来不肯,但不敌陈执中威胁,只得被迫致仕,晚年流寓陈州[2]。明朝初期,朱元璋时,文武官员可在六十岁时退休。此后,部分世袭武官,可在五十岁退休。明孝宗时规定,官员可在四十岁时提出退休[1]。
===宋代官吏致仕的条件===
宋代对于官吏致仕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有年龄、身体状况方面的,也有级别和品阶方面的规定。
1、年龄。
这是官吏致仕的最基本条件。对于致仕官的年龄规定:按时致仕者有相应奖励;恋位不退者不仅强令致仕,还要处以罚俸、降官等处罚。
宋代基本沿袭唐七十致仕之制。宋初太宗时规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北宋初期,由于局势不稳定,官员较少,“七十致仕”并未严格执行。很多是超过七十岁的,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有诏云:“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
宋中期以后,由于冗官问题日益严重,致仕制度开始逐渐严格起来,并发展为强令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中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说:“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但是也可以有例外情况。个别武官可延至80致仕。比如焦继勋七十八岁时死于任上,赠太尉。少数元老、勋贤等可以留任,有的致仕官吏在朝廷需要时还可以复出任职,称“落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里就记载了大臣文彦博致仕后又复仕的情况。
2、身体状况。
它是致仕的重要标准。如果确因昏老不能任事或自愿就闲,可以申请提前休致。宋朝也曾规定:“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
3、官吏级别和品阶的差异成为官吏致仕的参考条件。北宋前期,高级官吏致仕,必须“落职”,即解除在二馆、秘阁中所任官职。神宗时,开始允许职事官都带原职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有载: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王素,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知蔡州欧阳修,是宋代“带职致仕”的开端。从此,“带职致仕,自素始也”。
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及安置
==致仕待遇==
官员致仕退休后,可依在职时薪俸领取退休年金,一般而言分以下三种状况:
领半俸-正常情况无过失年老致仕,一般而言都领半俸。
领全俸-年老致仕,而皇帝又认为该官员有功,可以特别恩旨领取全俸,并且安排使用朝廷驿站返乡。在古时自费长途返乡通常是极为耗财费力,常有客死途中之事,故准许使用驿站安全快速返乡亦为皇帝一种恩赐。
无俸-犯错被皇帝下旨或“部议”勒令强迫革职,只是稍顾虑该官员面子称致仕,就没有任何退休年金。
==中国==
中国古代官员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可提前。对于官员是否强制退休、退休年龄,历代政府规定不尽相同。《北史·韦孝宽传》:韦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北宋陈执中出任陈州郡守,认为录事参军蔡黄裳年纪大,要他自请退休;蔡黄裳本来不肯,但不敌陈执中威胁,只得被迫致仕,晚年流寓陈州[2]。明朝初期,朱元璋时,文武官员可在六十岁时退休。此后,部分世袭武官,可在五十岁退休。明孝宗时规定,官员可在四十岁时提出退休[1]。
===宋代官吏致仕的条件===
宋代对于官吏致仕的条件有着严格的规定,有年龄、身体状况方面的,也有级别和品阶方面的规定。
1、年龄。
这是官吏致仕的最基本条件。对于致仕官的年龄规定:按时致仕者有相应奖励;恋位不退者不仅强令致仕,还要处以罚俸、降官等处罚。
宋代基本沿袭唐七十致仕之制。宋初太宗时规定:“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北宋初期,由于局势不稳定,官员较少,“七十致仕”并未严格执行。很多是超过七十岁的,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有诏云:“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
宋中期以后,由于冗官问题日益严重,致仕制度开始逐渐严格起来,并发展为强令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中侍御史知杂事司马池说:“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请致仕者,许御史台纠核以闻。”但是也可以有例外情况。个别武官可延至80致仕。比如焦继勋七十八岁时死于任上,赠太尉。少数元老、勋贤等可以留任,有的致仕官吏在朝廷需要时还可以复出任职,称“落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里就记载了大臣文彦博致仕后又复仕的情况。
2、身体状况。
它是致仕的重要标准。如果确因昏老不能任事或自愿就闲,可以申请提前休致。宋朝也曾规定:“虽未及七十,但昏老不胜其任,亦奏请之。”
3、官吏级别和品阶的差异成为官吏致仕的参考条件。北宋前期,高级官吏致仕,必须“落职”,即解除在二馆、秘阁中所任官职。神宗时,开始允许职事官都带原职致仕。《宋史·职官十·致仕》有载: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王素,观文殿学士、兵部尚书、知蔡州欧阳修,是宋代“带职致仕”的开端。从此,“带职致仕,自素始也”。
宋代官吏致仕后的待遇及安置
==致仕待遇==
官员致仕退休后,可依在职时薪俸领取退休年金,一般而言分以下三种状况:
领半俸-正常情况无过失年老致仕,一般而言都领半俸。
领全俸-年老致仕,而皇帝又认为该官员有功,可以特别恩旨领取全俸,并且安排使用朝廷驿站返乡。在古时自费长途返乡通常是极为耗财费力,常有客死途中之事,故准许使用驿站安全快速返乡亦为皇帝一种恩赐。
无俸-犯错被皇帝下旨或“部议”勒令强迫革职,只是稍顾虑该官员面子称致仕,就没有任何退休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