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949
次編輯
變更
城中村
,無編輯摘要
'''城中村''',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 [[ 城市管理 ]] 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社会问题==
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城中村规模还依然十分巨大。2006年至2010年5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根据推算,北京还有100余个城中村。
城中村改造建设 [[ 研究员 ]] 指出,城中村的改造建设是群众利益的一次大的调整,势必造成各种矛盾的冲突。要建立和健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城区、施工单位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
“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这种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口杂乱,“城中村” 由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流动人口成为主要犯罪群体。治安形势严峻。
# [[ 城市规划 ]] 滞后,违法违章建筑相当集中,“一线天”“握手楼”“贴面楼” 风景独特。由于房屋密度高、采光通风条件差,村民居住 [[ 环境 ]] 差。
#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太差。各种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垃圾成灾。街巷狭窄、拥挤,存在严重消防隐患。
#土地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宅基地、 [[ 工业用地 ]] 、 [[ 商业用地 ]] 相互交织,非法出租、转让、倒卖,管理混乱等。城中村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困扰许多城市发展的“痼疾”。
==城市隐患==
“城中村”另外一种情况: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化 [[ 速度 ]] 快速推进,但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对 [[ 外来人口 ]] 管理跟不上,引发了所谓“城中村”现象,即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这里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较差,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