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地枫皮

增加 5,704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地枫皮</big> ''' |- | File:Hsnvmipm4zx.jpg|缩略图|居中|[ht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地枫皮</big> '''

|-

| [[File:Hsnvmipm4zx.jpg|缩略图|居中|[http://upload.congkang.com/20180322/hsnvmipm4zx.jpg 原圖鏈接][http://www.congkang.com/detail/100017634.html 地枫皮]]]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地枫皮

学   名: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mg et al.

别   称 :枫榔、矮顶香、钻地枫、追地枫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族:八角族

属:八角属

亚   属:肉被亚属

种 :地枫皮

命名者及年代: B. N. Chamg et al.,1977
|}

'''地枫皮'''(学名: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mg et al.)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气味,根外皮暗红褐色,内皮红褐色。嫩枝褐色。树皮有纵向皱纹。叶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顶端簇生,革质或厚革质。花紫红色或红色,腋生或近顶生,单朵或2-4朵簇生。果梗长1-4厘米;聚合果直径2.5-3厘米,蓇葖9-11枚;种子长6-7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都安、马山、德保至龙州等县)和广东南部。常生于海拔2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山顶与有土的石缝中或石山疏林下。海拔700-1200米的石山也有分布。 皮为祛风除湿中药,主治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症。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全株均具八角的芳香气味,根外皮暗红褐色,内皮红褐色。嫩枝褐色。较粗,直径3-5毫米,树皮有纵向皱纹,质松脆易折断,折断面颗粒性,气芳香。叶常3-5片聚生或在枝的近顶端簇生,革质或厚革质,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或近圆形,基部楔形,边缘稍外卷,两面密布褐色细小油点;中脉在叶上面下凹,干后网脉在两面比较明显;叶柄较粗壮,直径1.5-4毫米,长13-25毫米。
花[[紫红色]]或红色,腋生或近顶生,单朵或2-4朵簇生;花梗长12-25毫米;花柱长2.5-3.5毫米,子房长2-2.5毫米。果梗长1-4厘米;聚合果直径2.5-3厘米,[[蓇葖]]9-11枚,长12-16毫米,宽9-10毫米,厚3毫米,顶端常有向内弯曲的尖头,长3-5毫米;种子长6-7毫米,宽4.5毫米,厚1.5-2.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10月。

=='''近种区别'''==

该种与[[厚皮香八角]](Illicium ternstroemioides A. C. Smith)近似,后者蓇葖12-14枚顶尖渐尖。与短柱八角(Illicium brevistylum A. C. Smith)的不同点是后者蓇葖11-13枚,尖头长1-3毫米,可以区别。该种叶密布褐色细小油点,在扩大镜下叶背尤其明显,也是与厚皮香八角和短柱八角的不同点。
“地枫皮”有两种:一种叫南宁地枫皮,其原植物即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B. N. Chamget al.)历来药用;另一种叫桂林地枫皮,其原植物为假地枫皮(Illicium jiadifengpi B. N. Chang var. jiadifengpi)和大八角(Illicium majus Hook. f. et Thoms.)是地枫皮的伪品,服用会引起严重中毒,不能代替[[地枫皮]]入药,应分清真伪,注意鉴别。南宁地枫皮药材性状为小筒状或指状,气芳香、松脆,易折断,折断面颗粒性。药材用水浸泡后,无粘液渗出,而伪品地枫皮药材性状一般为板状、槽状、[[半卷筒状]],干后微具樟木香气,质地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药材用水浸泡后有浓厚粘液渗出。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西西南部(都安、马山、德保至龙州等县)和广东南部。常生于海拔200-500米的石灰岩石山山顶与有土的石缝中或石山疏林下。海拔700-1200米的石山也有分布。分布区年平均温19.1-22.1℃,1月平均温11.1-14℃,极端最低温-0.4至-3℃,7月平均温24.9-28.1℃,年降水量1036.9-1792.5毫米。土壤为[[石灰岩]],中性。为阳性树种,适应干旱风大的石山境地,常生在石山山顶阳光充足的地方,扎根于岩缝石隙中,很少出现在林萌下和阴暗沟谷。

=='''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因种皮薄,在干燥时[[油脂]]变质,过湿时又易腐烂,极易丧失发芽力,故宜随采随播。

=='''主要价值'''==

地枫皮树皮为[[祛风除湿]]中药,主治风湿性关节痛、腰肌劳损等症。<ref>[http://www.congkang.com/detail/100017634.html],地枫皮的功效与作用_地枫皮的药用价值 聪康网,2018-03-24</ref>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Ⅱ级。 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1991年9月——濒危(EN)。
物种现状:地枫皮分布区狭窄,茎皮供药用,市场上大量收购,产区群众乱砍滥伐,数量越来越少,既未繁殖栽培,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分布面积狭小,已知分布点少于10个,生境明显退化。
致危因子:直接采挖或砍伐。
'''保护措施''':建议产区的药材收购部门有计划地控制每年的收购量,轮流进行收购,使幼苗、幼树得以生长。同时应大力宣传合理采收,严禁挖采和收购根皮。并加强保护母树,进行[[采种育苗]],人工栽培。药材收购部门等应尽可能建立地枫皮生产栽培基地。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19,9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