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榆社

增加 8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榆社.jpg|350px|缩略图|右|<big>榆社县文体活动中心</big>[http://www.sxjzxww.com/upload/201801/26(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xjzxww.com/news/232135157.html 来自 晋中新闻网 的图片]]]
''' 榆社县 ''' ,山西省 [[ 晋中市 ]] 下辖县,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 [[ 太行山 ]] 西麓,浊漳北源两岸。东与左权、和顺为邻,北与太谷、榆次接壤,西与 [[ 祁县 ]] 相靠,南与武乡毗邻。最低海拔987米,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雨量400-600毫米,无霜期90-150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县内建有响堂寺千佛洞、文峰塔、云竹湖等风景名胜。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位置境域==
榆社县位于山西晋中南部中段,太行山西麓,浊漳北源两岸。东与 [[ 左权 县|左权]] 、和顺为邻,北与 [[ 太谷 县|太谷]] 、榆次接壤,西与祁县相靠,南与 [[武乡县| 武乡 ]] 毗邻。面积1699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12°38′-113°12′,北纬36°51′-37°34′。
==风景名胜==
*响堂寺千佛洞: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庙岭山。 [[ 北魏 ]] 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现寺宇已毁,佛像尚存,并有千佛洞一区。 今存摩崖造像一尊,高3 .3 .3 米,面形方圆,肩披袈裟,罗纱透体,结迦趺坐,周围配有美丽的花纹,雕琢精细,形态逼真,确为唐代 [[ 石刻 ]] 造像之精品。  *文峰塔:位于榆社县城东南1千米的巽山之上,因形如笔架,因而成名。化石馆,保存有第三世纪的 [[ 化石 ]] 。创建于清代 [[ 康熙 ]] 六十一年(1722年),历时三年,至雍正三年(1725)告成。此塔乃是根据“塔在巽(东南方向)峰则文运胜”的风水言论为振兴榆社文风而建,初期直呼“文风塔”,其后年湮代远讹名“文峰塔”。塔为锥形砖木结构,共13层,高约38米,占地69.2平方米,内为空心,底层直径约3米。文峰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有砖砌月梯及回廊,可拾级而上;三层以上有用木板、铁钉而成木梯以供攀高。其间石阶层层,盘道曲曲,如步云路一般。塔体的外面,每层都有仿木结构砖雕出檐、斗拱;四面开砌拱券洞门,以供凭览;洞门之上有 [[ 砖雕 ]] 塔匾,图案花纹十分精致;塔顶置宝瓶,角隅悬挂风铃,微风吹动,叮当之声不绝于耳。 * [[ 云竹湖 ]] :位于榆社县县域西南部,距县城22千米,距 [[ 太原 市88 市]]88 千米。湖区地域跨云竹镇和河峪乡两乡(镇),东面紧邻云竹镇,西南、西北分别与武乡县、祁县相邻。云竹湖水面1416 公顷,水深约15米,是太行山地区人工再造的典型高山 [[ 淡水 ]] 湖,云竹湖系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浊漳河支流。
247,9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