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杜鵑花屬

增加 2,38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div>
'''杜鵑花屬''' ,別名<ref>{{cite web|url=httpshttp://baikekplant.baidubiodiv.com/itemtw/%E6%9D%9C%E9%B9B5%8391%E8%8A%B1/%E6%9D%9C%E9%E5B5%91%E8%8A%B1%9E.htm|title=杜鵑花屬|date=|work= 百度百科認識植物}}</ref> 杜鵑(廣群芳譜),杜鵑花(湧幢小品),[[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本草綱目),[[照山紅]](河南),[[唐杜鵑]](臺灣植物志),[[豔山紅]]『草藥性』、[[野山紅]]、[[照山紅]]、[[躑躅]],[[紅躑躅]]『花木記』,[[迎山紅]]、[[報春花]]、[[清明花]]、[[滿山紅]] ,灌木或喬木,有時矮小成墊狀,地坐或附生;植株無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鱗片]]。葉常綠或落葉、半落葉,互生,全緣,稀有不明顯的小齒。花芽被多數形態大小有變異的芽鱗。
==分類史==
1753年, [[ 瑞典 ]][[ 林奈 ]] (Linnaeus)發表是《 [[ 植物種志 ]] 》(Species Plantarum),第一次提出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的名稱,同時提出另一個屬Azalea,當時分成兩個屬的主要依據是Rhododendron屬10個雄蕊,Azalea屬5個[[雄蕊]],1762年,林奈的植物種誌第二版問世,他又補充了一個Rhodora屬。這樣,現在白杜鵑屬在當時共分為三個屬,二百多年前由於蒐集的標本不足,分類的水平有限,錯誤是難免的。後人對於這樣的分類提出許多贊成或反對的意見,但至今很難扭轉這個早期的謬誤。現在都知道,林奈所定的Azalea屬,包括5個種,其中有兩個種不妥當,應當屬於Loiseleuria屬和Rhodothamnus屬。他所謂的Rhodora屬,後人認為應當放在杜鵑花屬下的 [[ 羊躑躅亞屬 ]] ,僅僅是一個組而已。林奈的分類公佈以後一百多年內,爭論的焦點始終在Azalea屬該不該稱為一個屬。直到1834年,G.Don才正式將Azalea屬併入Rhododendron,世界上植物分類學家似乎都承認這個決定,但爭論還是沒有休止。 <br>
==形態特徵==
[[File:杜鵑花001.jpg | thumb | 300px | 杜鵑花 <br> [http://blog.udn.com/chouhwa/21076278 原圖鏈接]  ]]
==分佈情況==
本屬種類較多,具體種數有多種說法:一說800多種,一說1000多種,一說僅中國的橫斷山區就有2000種以上。是一北溫帶分佈的大屬,主產東亞和東南亞。中國是杜鵑花屬的集中產地,集中分佈於西南山區。<br>
*台灣
杜鵑花在[[臺灣]]主要分佈在[[北臺灣|北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多為日治時期引入的[[平戶杜鵑]]、[[皋月杜鵑]]、[[西洋杜鵑]]等品種<ref>http://www.udn.com/2006/3/26/NEWS/TRAVEL/TRAS1/3231023.shtml{{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目前[[宜蘭縣|宜蘭]]等縣市也廣植杜鵑花。台灣南部的[[大武杜鵑]]及[[丁香杜鵑]]為原生種。及分布全島生長於樹上的[[著生杜鵑]],另有原生種[[玉山杜鵑]]。
 
[[國立臺灣大學]]校園有「杜鵑花城」的美稱,每年3月中旬皆盛大舉辦[[臺大杜鵑花節|杜鵑花節]]。[[2017年]]起,[[臺北市政府]]為促進觀光休閒,與臺大合作,結合周邊公館、師大商圈,擴大辦理杜鵑花節,包括邀請團體表演,以及商家舉辦活動等,改稱「臺北杜鵑花季」,吸引相當多遊客。
 
臺灣原生杜鵑有75%為臺灣特有種,其中在[[新北市]][[烏來區]][[北勢溪 (新北市)|北勢溪]]一帶的[[烏來杜鵑]]因[[翡翠水庫]]興建,野外原生植株似已絕跡。現在僅剩栽培植株;當前有復育計畫<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6/2/15/n1224892.htm</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tesri.gov.tw/content/planet/pla_angiosperm_1.asp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6-04-0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420110411/http://www.tesri.gov.tw/content/planet/pla_angiosperm_1.asp |archivedate=2006-04-20 }}</ref>,欲於北勢溪上游重新栽植烏來杜鵑。
 
在合歡山[[東峰]][[北峰]]也有高山杜鵑的生長. 每年5月~6月期間開滿整個山谷. 但是花期只有2週左右.
 
*香港
杜鵑花在香港不少地方都有栽種。在[[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港督府]]自1990年代起,每年杜鵑花開的時節,都會開放給公眾去欣賞杜鵑花。而[[馬鞍山 (香港市鎮)|馬鞍山]]就擁有香港原生的杜鵑品種。<ref>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1222/20574057</ref>
 
==有毒品種==
我國的杜鵑花屬有毒植物約在60種以上,多數為我國所特有,而且大都毒性劇烈,常引起人、畜的中毒。<br>
另外,還有很多植物經研究發現含有木藜蘆毒素1或其類似劇毒成分,也有一定的毒性。此外,從部分劇毒植物大白花杜鵑、羊躑躅等中還分出若干成分,其毒理作用雖和木藜蘆毒素有相似之處,但不盡相同,尚待深入研究。
木藜蘆毒素1是本屬、也是本科具代表性的毒素,有多種複雜的生理作用,屬於心臟—神經系統毒物。<br>
[[File:杜鵑花屬004.jpg | thumb | 300px | “羊躑躅”是一種黃色的杜鵑花   <br> [   原圖鏈接]  ]]
“羊躑躅”是一種黃色的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molle,其毒性之烈甚至能作農藥用;不過,經過製煉除去毒素後,杜鵑花便能作中藥為人治病。雲南的少數民族,會把某些杜鵑花的花朵入饌;又有些杜鵑花有甜甜的香味,葉片能用來提煉芳香精油;所以,杜鵑花可算是又美麗,又能幹。
杜鵑花在蕾期應置於中溫溫室內養護,<ref>{{cite web|url=https://tw.gardenmanage.com/statuses/1000058173.html|title=杜鵑花蕾期養護|date=2017-05-05|work=gardenmanage.com}}</ref>夜溫應在10℃至15℃,晝溫為18℃至25℃,催花時溫度高一些(晝溫20℃至30℃,夜溫15℃至1 8℃),開花後溫度稍低一些(晝溫10℃至15℃,夜溫5℃至10℃)。為了保證花期一致,應將花蕾發育程度不同的植株分別放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養護,養護環境的溫度變化不宜過分劇烈,同時避免冷空氣直吹杜鵑植株。
*培養土
土壤的選擇,對杜鵑花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種而異,但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鵑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會長得旺盛,如果在鹼性土壤中,不久就葉黃衰竭而死。杜鵑花被視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葉土一般均屬酸性土,而以鬆葉腐殖土最好,是種植杜鵑花比較理想的培養土。可到山區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種植 [[ 松柏樹 ]] 多的地下取土。並在使用前增加適量的 [[ 硫磺粉 ]] [[ 白礬 ]] ,提高其酸性後再使用。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腐殖質多,可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氣、吸熱保溫。還能減輕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危害,促進杜鵑花的根係向四處擴展。<br>
培養土也可以自製。取經過風化的山表土2份,落葉1份,食草動物幹糞1份,混堆1年,篩去雜質,即可使用。也可用山皮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l份分層堆漚,經1-2年後篩過使用。制好的培養土應貯存在室內,以防止因日曬雨淋降低肥力。 <br>
*水質
澆水:杜鵑花澆水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杜鵑花的根係比較細弱,既伯澇,又不耐旱,過乾或過濕對植株生長都不利,因而要特別注意控制水量。如果在展葉期缺水,就會使杜鵑花的葉色變黃,葉捲曲,如乾得厲害,還會枯死。要是開花時缺水,則會花瓣軟癟,花朵下垂,花色不鮮豔,甚至會花朵凋萎而死亡。所以必鬚根據天氣晴雨、空氣乾濕、盆土含水量等情況酌情澆水。<br>
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澆水原則是不干不澆,澆必澆透,嚴防澆半截水。春秋兩季是杜鵑花的生長、開花、育蕾期,供水要適當多些,但花期不能澆得太多,水大會使花朵及早凋謝。一般倩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1次。夏季萌發新枝,生長旺盛,消耗的水分也多,加之氣溫高,空氣乾燥,需每天澆足1-2次。如果幾天未下雨,空氣乾燥,還應用細眼噴壺向花葉噴灑清水,對花盆周圍的地面也要噴些,以增加空氣濕度。黃梅天或多雨情況下,應停止澆水並及時排出盆中積水。入秋後氣溫雖有降低,但空氣乾燥,蒸發量仍很大,也要經常澆水使盆土保持濕潤。花芽分化時,要適當控制水量,以促使花芽形成。10月以後,花盆入室,澆水量應酌情減少,枝幹中水分含量少,植株組織發育充實,可以增加抗寒能力。這時保持盆土稍有潮濕即可。 <br>
*水質處理:給杜鵑花澆水,要特別注意水質。用水最好用天然雨水,因為天然雨水中不含漂白粉等藥物和雜質。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再次是自來水。自來水是經過淨化處理過的軟水,其中含有漂白粉、液氯、明礬等化學藥劑,若長期使用這種水,會使盆土中的鹼性逐漸加重,不利於杜鵑花的生長。因此,必須對水質處理之後再使用。處理方法是使其酸化。對水質呈中性或偏鹼性的水,要配製成酸性水。通常的方法是用[[硫酸亞鐵]](綠礬)和食用醋使水酸化。如果水質鹼性偏高,可用 [[ 硫酸亞鐵 ]] 和食用醋配合使用,具體用量可根據測得的水、硫酸亞鐵、食醋的酸鹼值配製。簡易方法是,長期澆灌含0.1%-0.5%硫酸亞鐵的水溶液,或10-15天在盆面撒少許硫酸亞鐵。也可10-15天澆灌含食醋0.5%-1%的水溶液一次。澆水也可用經過晾化處理後的自來水和井水。晾水可減輕自來水中的有害離子的危害;也可提高井水的水溫,消除水與盆土的溫差,以利根系吸收。使用自來水時也要加0.15%的硫酸亞鐵。澆水時如能與腐熟肥液水輪流澆灌則更為有益。因為常用這兩種水可以使盆土保持一定的酸性,又能供給一定的營養素,適合於杜鵑花的生長的需要。<br>
*施肥
杜鵑花是一種不需要大肥的花,如果肥料施得太多或過濃,反而會對它的生長不利。但這樣說,並不是說不要施肥,要使它花開得多,開很大,還是霄要適時適量地施一些肥的。所以養花行家對施肥總結出了8個字的經驗:即“幹肥少施,液肥薄施”。這是十分恰當的,值得養花者參考。在一般情況下,1、2年的幼苗可以不必施肥,因為腐殖土中含有的肥力已夠供給幼苗生長發育的需要。2-3年生的小植株,從晚春或韌夏起,可每隔10-15天施一次稀餅肥水或稀薄礬肥水。4年以上的植株,可於每年春、秋季各施約20克的干餅肥。6月中旬,可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6月以後就可停止施肥。在花謝之後,正是新枝生長的時候,可施一次濃度稍微高一些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得太濃,更不可施生肥,否則會損傷根系。夏季過多的施肥,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栽植的杜鵑花,最易出現的偏差,不是植株缺肥,而是由於施肥過多造成的損害。如果出現因肥多而發生的葉片枯黃等情況時,要立即停施肥料,挖除乾肥,並多澆水,以沖去積留土中的肥分,澆過後移置通風處養護,有的需沖洗2次。這樣,過半年後可逐漸生長正常。<br>
杜鵑花的萌發力和再生力很強,每隔1-2年在花謝之後,就要換一個比原來大些的花盆,並換上新的培養土。有經驗的養花者,常常在換盆的時候同時結合進行修枝整形,有意識地修剪出一種美觀的樹型來。在進行硫剪時,應剪去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下垂技、徒長枝和病蟲枝,這不僅是為了樹型的美觀,更是為了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節省養分,促使主枝強壯,以便盡快萌發新梢,使來年開花時能達到花多、花大、色豔的目的。
杜鵑開花後,它的殘花常常經久不落,這就會耗去不少養分。為了不讓養分白白消耗掉,應該及時把殘花摘去,讓養分供應萌發新技的需要。另外,植株較矮的夏鵑,長有很多的橫生枝,每到春李,根部的枝幹上就會萌發出許多小枝,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主枝和花朵,讓它生長膊更快、更腮大,也應及時把這些小枝剪去。如果花茁太多,除保留每枝1久院外,其餘的花西也要除去。究竟修剪成哪一樣樹型好,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決定,有傘·形、[[圓形]]、半圓形、寶塔形、方形等,可以任意選擇,然後去刻意修剪。 <br>
*扦插繁殖: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 [[ 壓條 ]] [[ 分株 ]] [[ 播種 ]] 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複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br>
採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於生根。可用2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最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後,把扦插條在藥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前一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最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插好後,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紮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後重新紮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10天后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後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後生根。此後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餘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製造養分。 <br>
*壓條繁殖:杜鵑花壓條繁殖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一般採用高技壓條。杜鵑花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具體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鵑花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頂端10-12厘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厘米寬的一圈環形枝皮,將韌皮部的篩管輕輕剝離乾淨,切斷葉子製造有機物向下輸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細胞分裂而形成瘤狀突起,萌髮根芽。然後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鬆鬆地包卷兩圈,在環形切口下端2-3厘米處用細繩紮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濕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形的上端口紮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著枝幹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泥土經常濕潤,以利枝條上傷口癒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鬚。大約在3-4個月後根鬚長至2-3厘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br>
* 播種繁殖: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11-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乾,揚淨,置於陰涼通風處。<br>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採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播種的盆宜採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鬆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乾。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鐘消毒,然後曬至半乾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厘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後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採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溫室內。盆土表面乾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後,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於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後用蘆席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厘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厘米高時,如果萌養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br>
*病蟲害防治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 [[ 根腐病 ]] [[ 褐斑病 ]] [[ 黑斑病 ]] [[ 葉枯病 ]] [[ 缺鐵黃化病 ]] 等。<br>
杜鵑花患根膊病後,生長衰弱,葉片萎蔫,乾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br>
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並保持土境硫松、濕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現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或2%的硫酸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後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加10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盆土,可以治好。<br>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