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攸县

增加 2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攸县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www.hnyx.gov.cn/zzcms/DFS//wordimp/64m/c6311/i530986/image5.jpeg 原图链接][http://www.hnyx.gov.cn/c6311/20170707/i530986.html 来自 攸县水利局 的图片]]]
'''攸县'''为[[湖南|湖南省]][[株洲|株洲市]]辖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端。东邻[[江西]][[萍乡|萍乡市]]、[[莲花县]],西连株洲市渌口区、[[衡东县]];南达[[茶陵县]]、[[安仁县]],北接[[醴陵市]]。攸县交通便利,境内主要[[铁路]]有[[吉衡铁路]]、醴茶铁路等,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 <ref>[https://www.sohu.com/a/332809898_260616 株洲攸县撤县设市进展如何?市民政局建议攸县抓紧跟进和协调] ,搜狐,2019-08-10</ref> 。攸县跻身2013年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在榜单中位列第217位。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梅城来历==
攸县县城古称“梅城”。攸县自[[五代]][[后梁]]时期县治就迁至今址。据传,当时有一名秀才赴考,由于他很喜欢梅花,便叫书僮带上一钵梅花,在县城过渡口时不慎将花钵打破,秀才心痛地将[[梅花]]栽种在江边。若干年后,秀才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官,有一次,他视察州县来到了攸县,他不忘去看这株梅花树。这个故事感动了知县,他倡导县城居民栽种梅花树,在他主政期间,县城的梅花树渐渐多起来了。据[[史料]]记载,[[元朝|元]][[明朝|明]]时期县城就遍植梅花树,县治别称“梅城”。清[[乾隆]]二年(1737年),县城就直称之为“梅城镇”。[[清朝|清末]]虽然有更动,至[[民国]](1938——1947年)又改称为“梅城镇” <ref>[http://www.hnyx.gov.cn/c5598/20170302/i409647.html “梅城”来历],攸县政府门户网站,2017-3-2</ref>
“梅城”栽种梅花悠久的[[历史]]产生出厚重的[[文化]][[氛围]],宋末元初攸县人冯子振,他对梅花不仅有长时间的观察,而且有深沉而炽热的爱好。他写的《梅花百咏》,为元明清三代许多文化名流称道。清乾隆37年,其《梅花百咏》被收入《[[四库全书]]》。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