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2
次編輯
變更
旬邑
,無編輯摘要
旬邑县古称豳,秦封邑,汉置县。属 [[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 。 [[ 地势 ]] 东北高西南低,山塬各半,高差明显。
==位置境域==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辖境的北端,地处关中平原的北界<ref>[http://xianyu.chinaxiaokang.com/xianyangshi/xunyixian/yilan/2019/1215/807454.html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19-12-15</ref>, [[ 陕北高原 ]] 的南限,东界 [[ 黄陵 ]] 、铜川、耀县,西邻彬县,南连淳化,北接甘肃正宁。介于东经108°08′—108°52′,北纬34°57′—35°33′之间,总面积1811平方千米。县城与各地的距离是:距彬县城44千米,淳化县城69千米,耀县城39.9千米,铜川126千米,甘肃 [[ 正宁县 ]] 城94千米。南距省城 [[ 西 安175 安]]175 千米,距咸阳150千米,东北距 [[ 北京 ]] 经 [[ 山西 ]] 道1500千米。
==历史文化==
旬邑县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 诗经 ]] 》中的《 [[ 豳风 ]] 》 、 《公刘》等便产生于旬邑县<ref>[http://www.snxunyi.gov.cn/zjje/mswh/8481.htm 旬邑民俗文化],旬邑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03-24 </ref>。在 [[ 人类文明 ]] 的进程中,旬邑人民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 民间艺术 ]] ,众多的民间艺人的 [[ 艺术 ]] 实践使当地文化艺术融合了陇东、陕北和关中的地方特色。
===戏曲===
流传于旬邑县的剧种主要有 [[ 秦腔 ]] 、 [[ 眉户 ]] 。秦腔是本县流传最广的地方 [[ 戏曲 ]][[ 剧种 ]] 。建国前,较大的村一般都有戏班,不少人都会唱几句 [[ 乱弹 ]] 。每遇年节、庙会、祈雨、 [[ 物资交流会 ]] ,有钱人家祝寿、婚丧喜庆,常演秦腔以助兴。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行人路上,常可听到激越的秦腔声腔。农事间隙,三五人一聚,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乃是常事。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春秋笔》、《 [[ 二进宫 ]] 》、《三滴血》、《 [[ 打金枝 ]] 》、《 [[ 周仁回府 ]] 》、《 [[ 赵氏孤儿 ]] 》、《 [[ 辕门斩子 ]] 》、《 [[ 哑女告状 ]] 》等100多个本戏;有虎口缘、柜中缘、审椅子、补锅等81个折子戏。 眉户清时在本县流传,当地人称“念”曲子。眉户多为 [[ 坐唱 ]] ,少则一人怀抱三弦自弹自唱,也可二三人或七八人演唱,并加入 [[ 丝弦 ]][[ 乐器 ]] 及 [[ 打击乐器 ]] 伴奏。 还有 [[ 皮影 ]] 、 [[ 木偶 ]] ,多在 [[ 元霄节 ]] 前后演出。演出者外地居多。本县有魏洛村周车组织的皮影班子。太村、职田也有人组织过木偶班子,但均时间不长。
===音乐===
流传于旬邑的音乐主要有 [[ 锣鼓 ]][[ 打击乐 ]] 和以 [[ 唢呐 ]] 为主的 [[ 吹打乐 ]] 。
锣鼓打击乐多用于 [[ 歌舞 ]] 伴奏,常用的乐器是 [[ 大鼓 ]] 、 [[ 大锣 ]] 、 [[ 铙 ]] ,有时加京 [[ 镲 ]] 、 [[ 小锣 ]] 。旬邑大鼓,独具特色,鼓高1米,鼓面直径70厘米,在鼓帮三分之二高处,顺直径横穿一铁条,铁条中央吊一老碗大的铜铃。击鼓时,铜铃随节奏叮铛作响,既丰富了音色、又增加了音量,使鼓声铿锵有力。常用的 [[ 曲牌 ]] 有《常兴鼓》、《三锤鼓》、《鸭子拌嘴》、《凤凰三点头》等。
旬邑唢呐吹打乐遍布全县各乡镇,分布于南、北、中三条塬上的唢呐班子,至少有14家以上,唢呐 [[ 艺人 ]] 达500余人。旬邑唢呐的优势在中原,中原以周、 [[ 吕派 ]] 为代表。周派唢呐曲目广泛,丰满华丽,细腻曲回,富于韵味。吕派唢呐以“哨子硬”著称,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北原唢呐杆采用竹制,高亢明亮,淳厚朴实。南原唢呐演奏曲目、风格沿袭中原周派唢呐。
唢呐吹打乐班,在农村多以应请婚娶助兴,丧葬致哀。建国后,欢送参军、奖励劳模、喜庆集会,都少不了吹鼓手参与,以隆气氛,唢呐曲目有《大开门》、《四季到春》、《 [[ 雁落沙滩 ]] 》、《祭灵》、《吊孝》、《十对花》、《番王令》、《雪花飘》等,全是标题音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