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与诸子登砚山

增加 48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⑻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
==作品鉴赏==
[[File:孟浩然456.jpg|thumb|300px|有框|左|[http://img5.imgtn.bdimg.com/it/u=1038533941,4218596450&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3816c80102wxxz.html 图片来源]]]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尾联将题目中“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同不朽,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纵观全诗,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这首诗感情真挚,平淡中见深远。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2] 折叠 == 名家点评==
《王孟诗评》:起得高古,略无粉色,而情景俱称。悲慨胜于形容,真岘山诗也。复有能言,亦在下风。不必苦思,自然好。苦思复不能及。
《唐诗矩》:前四语略率,得五、六一联精警,振起其势。“一”字大妙,有聊复尔尔之意。
[[ 而庵说唐诗 ]] 》:“我辈”二字,浩然何等自负,却在“登临”上说,尤妙。
《历代诗法》:浩气回旋,前六句含情抱感,末一句一点,通体皆灵。
孟浩然墓在[[襄阳市]]襄阳城(襄城区)东风林南麓。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年~805年)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
==视频==
<center>'''《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center>
<center>
{{#iDisplay:r0834zc4bn7|780|460|qq}}
</center>
 
<center>'''古诗词《与诸子登岘首》启蒙早教,大人小孩都爱看的早教视频''' </center>
<center>
{{#iDisplay:d0701fk4a6l|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