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史叙论

增加 2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中国史叙论'''》是[[清朝|清代]]文人[[梁启超]]创作的一篇[[散文]] <ref>[https://www.sohu.com/a/218517978_488646 文史 |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 ,搜狐,2018-1-24</ref> 。其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中国史叙论》全文包括八个部分,并将中国民族的演变[[历史]]划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三个时代。
==历史意义==
“第一,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第二,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第三,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梁启超在这里反复用了三个“中国民族”,而且从宏观上勾勒出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显然是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 <ref>[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5/03-06/7107005.shtml 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中国新闻网,2015-3-6</ref> ”。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云:“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之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接着,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其云:“齐,海国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
40,4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