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增加 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jpg |thumb|230px400px|有框|右|
[https://ezgo.coa.gov.tw/zh-TW/Front/Agri/Detail/1104圖片來源農業易遊網]]]
==簡介==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因日治時期,海拔高度近八千日語尺而命此名。
屬於 [[ 台灣 ]] 三大林場之一,早期即是熱鬧山城,漸而朝永續林業發展,森林優美、動[[植物]]棲地豐富,處處洋溢四季風情,尤其 [[ 春天 ]] 佈滿櫻花林,另有研習場所、[[登山]]步道、沿溪步道、幽靜空谷、澄靜溪水、[[茶]]亭、小木屋、入夜後親臨大 [[ 自然 ]] 生態活動,感受[[森林]]浴的洗禮,享受塵囂之外的悠閒,投入大自然的擁抱,遠離世外的仙境。<ref>[https://ezgo.coa.gov.tw/zh-TW/Front/Agri/Detail/1104]農業易遊網</ref>
==景點介紹==
有景色多樣化的輕裝短途步道,能尋訪美麗的十文溪、櫻花林、[[油桐]]林與[[竹]]林,更能循階登頂谷關七雄之首:海拔2366公尺的八仙山。
「八仙山」是[[日本]]名字,因為八仙山有「八千」日尺高,取其諧音「八仙」命名。1915年起,直到1963年,八仙山長達48年輝煌的林業時光,留下了滿山整齊的人造林與索道頭、神社和國小遺址,訴說著林業的故事。至於曾有過的 [[ 森林 ]] 鐵道,也在結束伐木後全數拆除,僅剩園區內的老照片供人憑弔了。除了史蹟尋訪外,這裡也是山[[鳥]]樂園,有非常豐富的[[鳥]]類生態,[[青背山雀]]、[[赤腹山雀]]等都是常見的小明星。距離 [[ 台中市 ]] 不遠的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個適合一家老小單日踏青,或留宿一宿享受山林之夜的好選擇唷!
<ref>[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Forest/RA?typ=0&typ_id=0300002 ] 台灣山林悠遊網</ref>
==特色==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屬於暖溫帶[[闊葉林]],以二葉松、[[台灣]]五葉松、肖楠、[[杉木]]及殼斗科 [[ 植物 ]] 為生態環境之代表[[植物]]。每逢[[秋天]],許多中高[[海拔]]的留鳥會垂直降遷至園區範圍內避冬,又因 [[ ]] 質優良,園區溪流常見許多溪澗留[[鳥]]駐足,本環境的代表動物台灣藍鵲、[[灰喉山椒鳥]]、[[小啄木]]、[[黃山雀]]、[[赤腹山雀]]、紫嘯鶇及[[鉛色水鶇]]等。
目前的八仙山地區是以二葉松、 [[ 台灣 ]] 五葉松、肖楠、[[杉木]]及殼斗科 [[ 植物 ]] 為代表植物。二葉松分佈於崩塌地以及開發過的向陽山坡,因本身含有大量松脂,極易發生[[森林]]大火。而台灣五葉松多分佈於山脊上,在八仙山的台灣五葉松年齡都較高,顯示 [[ 台灣 ]] 五葉松存在於十文溪流域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崩塌地除了慢慢會被山黃麻以及一些先驅植物進駐外,在多霧的環境裡,大型的岩塊上也會因為有潮濕的霧氣而附生了許多蕨類[[植物]]:骨碎補科的海州骨碎補、杯狀蓋陰石蕨以及水龍骨科的崖薑蕨、絨毛石葦、石葦、槭葉石葦等成為本區最常見的物種。在「先驅物種」的「開疆擴土」下,逐漸地,一些樟科、楠科以及殼斗科[[植物]]加入了形成次生林的成員,漸漸覆蓋住崩塌地,此時,次生林中也開始有一些藤類 [[ 植物 ]] 攀爬在這些年輕的樹木上:[[菊花]]木、血藤、黃藤逐漸的佔領林內其他的空間。有了植物所提供的「衣食無缺」環境,昆蟲也慢慢地進駐這片新生的 [[ 森林 ]] 中,進而引來以昆蟲及植物果實為食的鳥類:[[青背山雀]]、[[赤腹山雀]]、[[灰喉山椒鳥]]、[[小卷尾]]、[[朱鸝]]、[[繡眼畫眉]]、[[綠畫眉]]、[[小啄木]]等鳥類所組成的混群,加上[[冬季]]由高[[海拔]]山區降遷的許多特有種[[鳥]]類,讓這個溪谷更加的熱鬧。更使得坐落在十文溪畔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成為[[台灣]]中部最適合進行生態觀察的地點。
遊樂區內的地質多為脆弱的 [[ 砂岩 ]] 、粘板岩以及硬岩所組成。由於受十文溪的沖刷切割,區內山勢相當陡急,也因此並未受到過多的干擾,水質特別清淨,生態資源也因而更豐富,每年的[[秋季]],許多在[[森林]]底層長大的梭德氏赤蛙就會不約而同的來到十文溪中參加年度的集團婚禮,等到小蝌蚪在溪流中成長為幼蛙後,牠們又會跋山涉水地回到森林中。而在十文溪內也可以看到[[鉛色水鶇]]、[[台灣紫嘯鶇]]、[[河烏]]、[[小剪尾]]等溪澗型鳥類,可說是喜好在溪流環境活動的留鳥幾乎全員到齊了。
八仙山的開發肇始於雲霧中珍貴的檜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並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在伐木盛期,曾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
==昔日林場==
昔日八仙山林場與[[阿里山]]、[[太平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台灣]]光復後,則改制為八仙山林場,延續日治時代的發展基礎,繼續進行林業經營。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才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而國小、神社都在 [[ 地震 ]] 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也因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眾多的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演替,每年[[台灣]]都會遭遇[[颱風]],[[地震]]等天災的洗禮這是[[台灣]]生態系循環不斷的宿命,也是造成台灣[[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化的機制。在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仔細的觀察,便能深深領略其中的奧妙,這也是大 [[ 自然 ]] 給予台灣子民們一個最深刻的禮物。<ref>[https://tsfs.forest.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網</ref>
==視頻==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