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98
次編輯
變更
懦艮
,创建页面,内容为“'''懦艮''' (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
'''懦艮''' (学名:Dugong dugon),是一种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素食者。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 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新月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乳房。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
[[File:懦艮.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246346&di=a543808042046494dd8a967990f52410&imgtype=0&src=http%3A%2F%2Fgss0.baidu.com%2F9f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bba1cd11728b47100b37c410cacec3fdfd0323d5.jpg 原图链接]]]
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 的濒危物种之一。
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1996年在广西北海英罗和大风江口之间沿岸海域建立了广西国家级儒艮自然保护区。
==生活习性==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 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 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 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 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 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食性: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 掉整株植物。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 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 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叫声为持续的轧轧声或更高的尖锐声,类似海牛。已知[[鲨鱼]]、[[虎鲸]]与[[鳄鱼]]偶会捕食儒艮。<ref>儒艮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4-07-21</ref>
==外形特征==
===鉴别特征===
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 桨状的鳍肢无指甲。<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形态===
最大体长3.3米,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头部较小,略呈圆形。上 唇略呈马蹄形。嘴吻弯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称为吻盘。通过吻盘的侧缘和后缘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两个阀门状鼻孔靠近在 一起,位于吻端背面,可以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潜入水中时,鼻孔被活瓣关闭。眼小。无耳廓,耳 朵很小。鳍肢短,约为成 体体长的15%,梢端圆,无指甲。尾叶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胸部每侧有 一个乳房,乳头位于鳍肢后方的腋下。睾丸在腹腔内。雄性的生殖孔位在远后方,很接近肛门。成体背面灰白,腹面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许多年老个体的皮肤有大面积无色素区域,并有许多疤痕。
[[File:儒艮2.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328471&di=dae4a4e92e6d345368c3080b3af60c7a&imgtype=0&src=http%3A%2F%2Fnews.southcn.com%2Fcommunity%2Fcontent%2Fimages%2Fattachement%2Fjpg%2Fsite4%2F20170126%2Fc03fd5edf81119f3b4c71a.jpg 原图链接]]]
头骨坚实,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上颌骨在前颌骨下方,较小。无鼻骨。一对额骨位于鼻腔后方。顶骨合并,无间顶骨。在头骨 背面,含有鼻孔的腔向后伸展到眼眶的前缘之后。雄性的前颌骨比雌性的厚实。幼体具2对很 小的乳门牙,它们被吸收而不萌出。在雄性,恒齿中的后上门齿形成獠牙,乳门齿在獠牙萌 出时消失。在雌性,小而被部分吸收的乳门齿可存留约30年。后上门齿(獠牙)在两性都发 育形成,但只在雌性和少数老年雌性萌出。雄性的獠牙约在12-15岁时萌出,长可达15厘 米。儒艮的2-3对乳门齿和1对乳犬齿是痕迹状的,除獠牙外,只有臼齿是有功能的齿。前臼齿的乳齿在出生时萌出,但很快脱 落,齿槽随后封闭。臼齿随年龄增长依次长出,最后在每侧上、下颌只有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偶有第一臼齿),它们有齿髓腔,终生继续生长。<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栖息环境==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栖息地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ref>儒艮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7-21</ref>
==繁殖方式==
儒艮性成熟的年龄在9龄或9龄以上,雄性在9-15龄达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时怀第一胎。在繁殖时期,一头雌性儒艮被 几头雄性追逐,然后进行交配。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产1仔。新生的儒艮体长为1-1.5米,重约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个月左 右。前后两次产仔的时间间隔约3-7年。<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地理分布==
儒艮的分布区跨居37个以上的国家。
国外分布:国外不连续地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 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沿 岸,西至非洲东部。
国内分布:南海:广西(防城县竹山港、合浦县对达港)、海南(东方县港门湾、 白马井洋浦港、澄迈县东水港),广东省电白县和阳江县在20世纪70年代及台湾省南部 在30年代曾有儒艮的记录。<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种群现状==
在整个分布区内,它们都曾遭到人类的捕杀,它们的栖息地则因沿岸的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除在澳大利亚外,在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已急剧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绝灭的种群。世界上现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大利亚北部沿岸如今,大多数国家都对儒艮实行法律保护,只有[[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的土著仍允许捕猎儒艮。但即使是受到保护的地区,仍有一些儒艮死于盗猎以及渔具和防鲨网的误杀。<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File:儒艮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427597&di=50c1cfdab33fb90093d6f876adea767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qnong.com.cn%2Fuploadfile%2F2016%2F0308%2F20160308080605669.jpg 原图链接]]]
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设立了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50平方公里。近10多年来,我国大陆沿岸水域已难觅儒艮踪迹。
==受保护情况==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列入《2000 IUCN 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VU)等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濒危等级: 濒危(E)。
===保护区===
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西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升级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海岸线全长19.6km,地跨合浦县山口镇,沙田镇辖区,具体界线坐标 (21°30.00′,109°38.50′)、(21°30.00′,109°46.50′)、(21°18.00′,109°34.50′)、(21°18.00′,109°44.00′)四点0m 等深线以下的海域内,面积350 km ,主要保护对象为儒艮、中华白海豚、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和海草床、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极危物种野生动物儒艮的主要栖息地,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儒艮保护区。<ref>儒艮保护区及周边海草床(2010~2017年)调查研究 .万方数据库,引用日期2019-08-10</ref>
==视频==
{{#iDisplay:x0887kavtdk|736|377|qq}}
{{#iDisplay:s0924sl4s8q|736|377|qq}}
==参考文献==
{{Reflist}}
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 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新月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乳房。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
[[File:懦艮.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246346&di=a543808042046494dd8a967990f52410&imgtype=0&src=http%3A%2F%2Fgss0.baidu.com%2F9f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2Fzhidao%2Fpic%2Fitem%2Fbba1cd11728b47100b37c410cacec3fdfd0323d5.jpg 原图链接]]]
主要生活在热带浅海中,以二药藻、喜盐草等水生植物为主食。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物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
因为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儒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洋动物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我国 的濒危物种之一。
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1996年在广西北海英罗和大风江口之间沿岸海域建立了广西国家级儒艮自然保护区。
==生活习性==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 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 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 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 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 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食性: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 掉整株植物。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 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 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叫声为持续的轧轧声或更高的尖锐声,类似海牛。已知[[鲨鱼]]、[[虎鲸]]与[[鳄鱼]]偶会捕食儒艮。<ref>儒艮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4-07-21</ref>
==外形特征==
===鉴别特征===
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 桨状的鳍肢无指甲。<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形态===
最大体长3.3米,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头部较小,略呈圆形。上 唇略呈马蹄形。嘴吻弯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称为吻盘。通过吻盘的侧缘和后缘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两个阀门状鼻孔靠近在 一起,位于吻端背面,可以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潜入水中时,鼻孔被活瓣关闭。眼小。无耳廓,耳 朵很小。鳍肢短,约为成 体体长的15%,梢端圆,无指甲。尾叶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胸部每侧有 一个乳房,乳头位于鳍肢后方的腋下。睾丸在腹腔内。雄性的生殖孔位在远后方,很接近肛门。成体背面灰白,腹面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许多年老个体的皮肤有大面积无色素区域,并有许多疤痕。
[[File:儒艮2.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328471&di=dae4a4e92e6d345368c3080b3af60c7a&imgtype=0&src=http%3A%2F%2Fnews.southcn.com%2Fcommunity%2Fcontent%2Fimages%2Fattachement%2Fjpg%2Fsite4%2F20170126%2Fc03fd5edf81119f3b4c71a.jpg 原图链接]]]
头骨坚实,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上颌骨在前颌骨下方,较小。无鼻骨。一对额骨位于鼻腔后方。顶骨合并,无间顶骨。在头骨 背面,含有鼻孔的腔向后伸展到眼眶的前缘之后。雄性的前颌骨比雌性的厚实。幼体具2对很 小的乳门牙,它们被吸收而不萌出。在雄性,恒齿中的后上门齿形成獠牙,乳门齿在獠牙萌 出时消失。在雌性,小而被部分吸收的乳门齿可存留约30年。后上门齿(獠牙)在两性都发 育形成,但只在雌性和少数老年雌性萌出。雄性的獠牙约在12-15岁时萌出,长可达15厘 米。儒艮的2-3对乳门齿和1对乳犬齿是痕迹状的,除獠牙外,只有臼齿是有功能的齿。前臼齿的乳齿在出生时萌出,但很快脱 落,齿槽随后封闭。臼齿随年龄增长依次长出,最后在每侧上、下颌只有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偶有第一臼齿),它们有齿髓腔,终生继续生长。<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栖息环境==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栖息地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ref>儒艮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7-21</ref>
==繁殖方式==
儒艮性成熟的年龄在9龄或9龄以上,雄性在9-15龄达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时怀第一胎。在繁殖时期,一头雌性儒艮被 几头雄性追逐,然后进行交配。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产1仔。新生的儒艮体长为1-1.5米,重约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个月左 右。前后两次产仔的时间间隔约3-7年。<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地理分布==
儒艮的分布区跨居37个以上的国家。
国外分布:国外不连续地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 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沿 岸,西至非洲东部。
国内分布:南海:广西(防城县竹山港、合浦县对达港)、海南(东方县港门湾、 白马井洋浦港、澄迈县东水港),广东省电白县和阳江县在20世纪70年代及台湾省南部 在30年代曾有儒艮的记录。<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种群现状==
在整个分布区内,它们都曾遭到人类的捕杀,它们的栖息地则因沿岸的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除在澳大利亚外,在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已急剧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绝灭的种群。世界上现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大利亚北部沿岸如今,大多数国家都对儒艮实行法律保护,只有[[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的土著仍允许捕猎儒艮。但即使是受到保护的地区,仍有一些儒艮死于盗猎以及渔具和防鲨网的误杀。<ref>儒艮:Dugong dugon (Müller ,1776) .中国动物志,引用日期2019-08-10</ref>
[[File:儒艮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5222427597&di=50c1cfdab33fb90093d6f876adea7671&imgtype=0&src=http%3A%2F%2Fwww.qnong.com.cn%2Fuploadfile%2F2016%2F0308%2F20160308080605669.jpg 原图链接]]]
儒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设立了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50平方公里。近10多年来,我国大陆沿岸水域已难觅儒艮踪迹。
==受保护情况==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列入《2000 IUCN 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VU)等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濒危等级: 濒危(E)。
===保护区===
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西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升级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海岸线全长19.6km,地跨合浦县山口镇,沙田镇辖区,具体界线坐标 (21°30.00′,109°38.50′)、(21°30.00′,109°46.50′)、(21°18.00′,109°34.50′)、(21°18.00′,109°44.00′)四点0m 等深线以下的海域内,面积350 km ,主要保护对象为儒艮、中华白海豚、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和海草床、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极危物种野生动物儒艮的主要栖息地,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儒艮保护区。<ref>儒艮保护区及周边海草床(2010~2017年)调查研究 .万方数据库,引用日期2019-08-10</ref>
==视频==
{{#iDisplay:x0887kavtdk|736|377|qq}}
{{#iDisplay:s0924sl4s8q|736|377|qq}}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