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诺曼底登陆

增加 2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盟军反攻 ===
1944年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军作战即“海王”作战胜利结束。随即撤销东、西特混舰队的番号,所属舰艇一部分被调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军又在诺曼地新设立两个 [[ 海军基地 ]] 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卸载。
到七月初,盟军已上陆25个师,其中13个美国师,11个英国师,1个加拿大师,共100万人,56.7万吨物资,17.2万部车辆。盟军仍觉得登陆滩头太狭窄,便继续扩大登陆场。美军为保障日后能展开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取得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美军第1集团军在攻占瑟堡后马不停蹄立即挥师南下。
1944年7月3日,盟军集中14个师的兵力,向登陆场正面德军约7个师发动猛攻。因前进的道路上是大片 [[ 沼泽 ]] 和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加上天气不佳空军也无法出动,所以进展缓慢,在五天里才前进6.4公里,而伤亡高达5000人。接下来足足经七天的浴血奋战,又付出5000人的伤亡才推进4.8公里。伤亡如此之大,主要是前进的道路两侧都是沼泽,只能展开1个师的兵力,在遍布地雷、障碍物的道路上粉碎德军的顽抗步步推进。
=== 美军登陆 ===
与此同时,东线的英军对卡昂发动第二轮攻势。1944年7月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密集轰炸,在四十分钟里投弹达2500吨。1944年7月8日,英军2个师和加军1个师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实施向心突击。不料空军的猛烈轰炸虽给德军造成了惨重伤亡,却也造成了遍地瓦砾废墟,其损坏程度甚至严重影响了己方地面部队的推进,因此英军于1944年7月10日才占领卡昂。
=== 全面登陆 ===
在随后的一周里,盟军一边补充兵力物资,一边不断向正面德军施加压力,使其无法重新调整部署。1944年7月18日,为进一步将登陆场扩大到奥恩河至迪沃河之间,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为配合英军的进攻,盟国空军实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1700架次重轰炸机和400架次中轰炸机,投弹达1.2万吨,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德军也改变战术,采取纵深梯次防御,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 [[ 坦克 ]] ,并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使英军伤亡很大,坦克损失达150辆,进攻被迫停止。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进展,但在整个战场上,盟军已到达冈城——考蒙——圣洛——莱索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35公里的登陆场,建立并巩固了战略性质的桥头堡,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夺得了供大规模装甲部队展开的进攻出发阵地,为收复 [[ 西欧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诺曼底登陆战役 [[ 胜利 ]] 结束。
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其中美军7.3万人。海军损失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和48艘其他舰船。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
== 参战规模 ==
* 行动代号:霸王行动
* 参战方: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与 [[ 纳粹 ]] 德国。
* 兵力
德军:1,380,000(1944年7月23日)
== 盟军准备 ==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 [[ 空军 ]] 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为此,盟军的空袭由轰炸德国的工业区转变成轰炸德国的交通线(后期根据德国的记载,由于盟军对德的轰炸,使修建大西洋堡垒的进度一再变慢,甚至有些修建大西洋堡垒的工人被迫去修建 [[ 铁路 ]] )在D日前夕这些轰炸机又轰炸了海滩的防御设施,只是由于探路人的失误使这些轰炸没起到什么作用。
[[File:图图.jpg|缩略图| 250px | 诺曼底登陆 <br>[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2614/20170729141828-2106435796.jpg/0] 原图链接]]
地面部队
编为第21集团军群(21 Army Group),司令为英国人 [[ 蒙哥马利 ]] ,辖英国第2集团军(SecondBritish Army)和美国第1集团军(First U. S. Army) [3] 。
英国第2集团军:
第6空降师空投到登陆地区的左翼地区,夺取附近的桥梁,以防止德军的装甲部队前往海岸支持。
1.西部舰队,主要由美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280艘其它军舰,1700多艘登陆舰艇,司令为美国海军少将柯克,在贝尔法斯特集结,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3个编队:U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4步兵师在犹他滩头登陆,O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B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2.东部舰队,主要由英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302艘其它军舰,2426艘登陆舰艇,司令为英国海军少将维安,在格里诺克集结,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4个编队:G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50步兵师在黄金滩头登陆,J编队负责运送加拿大第3步兵师在 [[ 朱诺滩头 ]] 登陆,S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3步兵师在宝剑滩头登陆,L编队负责运送第二梯队英国第7装甲师在黄金滩头登陆。
海军还以7艘战列舰,2艘浅水炮舰,24艘巡洋舰,74艘驱逐舰组成五个舰炮火力支持大队,为五个滩头提供舰炮火力支持。
西线德军装甲部队总共有10个装甲师和3个重型坦克营,其中6个装甲师是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而且德军统帅部认为坦克不适宜于在海滩使用,所以部署在海滩附近地区的装甲部队仅有驻卡昂的第21装甲师,只有127辆四号坦克和40辆III型自行坦克突击炮。
海军兵力为 [[ 驱逐 舰5 舰]]5 艘,潜艇52艘, [[ 远洋扫雷 舰16 舰]]16 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30的绝对劣势。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 朱诺海滩 ===
[[朱诺海滩]]由加拿大第1军第3步兵师负责攻占。而海滩德军兵力为一个团。该团主要由俄罗斯人和 [[ 波斯 ]] 人组成,士气相当低落,战斗力也较差。不过加军的作战并非一帆风顺,恶劣的天气和错误的导航使登陆不得不推迟二十分钟进行,也就是说必须在 [[ 涨潮 ]] 时登陆。比较怪异的是加军在登陆时损失并不大,可是登陆艇在卸下人员返航时却有很多因触雷被炸沉,某营的损失率甚至高达80%。由于正处涨潮,很多士兵下水后因装备过重而溺死。上陆后又遭德军火力压制。幸亏海军的火力支援相当及时到位才没有酿成奥马哈海滩的惨剧。在朱诺海滩损失最为惨重并非加军,而是负责打通和宝剑海滩联络的英军部队。英军乘坐的木壳登陆艇相当脆弱,很多士兵在登陆艇受损后不得不跳海逃生,以致溺死者甚多。盟军在朱诺海滩共损失2000余人,比奥马哈海滩稍少。参与朱诺海滩登陆战的的官兵共21400名,伤亡人数则为1200人。
=== 黄金海滩 ===
负责攻占黄金海滩的是英军第30军第50师,第二梯队是英军第7装甲师。这也是在五个海滩登陆的唯一一个装甲师。该师曾远征非洲,打败了隆美尔,作战经验丰富。由于登陆时间较晚,英军的火力准备非常充足,德军的几个主要火力点在登陆前就被舰炮摧毁。英军的水陆坦克被登陆舰直接送上海滩,避免重蹈美军在奥马哈的损失。在舰炮和坦克的掩护下,步兵推进非常顺利。相对主力部队,负责贝辛港(位于奥马哈海滩和黄金海滩的结合部,又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初期唯一一个可控制的港口)的英军第四十七登陆袭击队比较不顺。由于在登陆时损失了所有的通讯设备,该部队与主力失去了联系,又遭到德军的猛烈抵抗,受困海滩达八小时。好不容易到达贝辛港后又因敌情不明不敢贸然攻击,只能在德军的眼皮底下潜 伏起来过夜。直到第二天缴获了德军的通讯设备后才联系上了主力部队,在火力支援下攻占了 [[ 贝辛港 ]] 。盟军在黄金海滩损失了约1500名士兵。
=== 奥马哈海滩 ===
=== 犹他海滩 ===
犹他海滩(Utah Beach)位于 [[ 卡伦坦]](Carentan)湾的西侧,是一处宽约3英里、被覆着低矮沙丘的沙滩。盟军实际登陆的地点,虽然比预定地往东偏了一英里,不过还好德军在登陆点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攻击行动展开后,仅仅三小时内,盟军部队就跨越了滩头,掌控了沿海的公路;当天中午之前,登陆部队便与五小时前空降于敌后的空降部队碰头;而到了当天午夜,盟军不但已成功达成此次登陆预订的作战目标,更向内陆推进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陆作战中,犹他滩登陆是伤亡人数最少的一场战役,23000名官兵中,仅有197名伤亡人员。
== 战争结果 ==
美国:29,000人阵亡, 101,600人受伤或失踪;
=== 总司令 ===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 (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
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在任)。[[File:司令.png|缩略图| 120px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4&eid=5417730&sid=5655878] 原图链接]]
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个 [[ 基督徒 ]] 家庭。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毕业时在班上排在第61名,只得到军士长的军衔。后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第19步兵师服役,少尉军衔。 [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1944年至1945年里负责计划和执行监督进攻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行动。1948年2月退役,任 [[ 哥伦比亚大学 ]] 校长至1953年(但从1950年起一直缺席而担任北约司令)。1952年作为 [[ 共和党总统 ]] 候选人参加竞选总统获胜,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1956年再次竞选获胜,蝉联总统。1969年3月28日在华盛顿因 [[ 心脏病 ]] 逝世。
<br>
<br>
=== 副司令 ===
[[File:服私立.png|缩略图| 120px | 阿瑟·威廉·特德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4&eid=5417730&sid=5655878] ]]
[[ 阿瑟·威廉·特德 ]] (Arthur William Tedder,1890年—
1967年),英国皇家空军元帅。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随英国远征军赴法国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德留在 [[ 皇家空军 ]] (1918年成为独立军种)服役,为皇家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效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中东皇家空军司令、北非战区空军司令、地中海战区空军司令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司令。
<br>
<br>
=== 参谋长 ===
[[File:餐.png|缩略图| 120px | 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6&eid=5417730&sid=5655878]]]
[[ 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Walter Bedell Smith,1895年-1961年)二战时是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后来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长,陆军上将。生于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1918年在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32年毕业于本宁堡步校。1935年和1937年先后毕业于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陆军军事学院。1942年任欧洲战场美国陆军参谋长,参加北非战役,并任北非盟军参谋长。1946年任驻苏联大使,1949年任第一集团军司令。1950年任美国 [[ 中央情报局 ]] 长。1954年退休。
<br>
<br>
=== 陆地指挥官 ===
[[File:鲁.png|缩略图| 120px |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7&eid=5417730&sid=5655878]]]
[[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是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 [[ 阿拉曼战役 ]] [[ 西西里登陆 ]] 、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
<br>
<br>
=== 海军指挥官 ===
[[File:798789798.jpg|缩略图| 120px | 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 <br>[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506117,2777565,2777566&lemmaId=40044&now=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1221%2F20170729141829-696696408.jpg%2F0&type=1#simple_0] ]]
[[ 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上将]](Admiral Bertram Ramsay)(1883-1945)英国海军将领。1898年参加海军,后历经各种战斗勤务和参谋工作,1938年退休,领海军中将衔。1939年8月应召重新服役,出任多佛尔港司令至1942年4月。任内指挥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行动以及不列颠之战的海峡防卫战斗。 1942-1943年协助计划和实施盟军在北非和西西里岛的登陆作战。 1944年任实施霸王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海军司令,领海军上将衔,负责海上输送和保障任务。1945年1月在执行任务中因飞机失事殉职。
<br>
<br>
=== 空军指挥官 ===
[[File:345348.jpg|缩略图| 120px | 特拉福德·利·马洛里 <br>[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506117,2777565,2777566&lemmaId=40044&now=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11222%2F20170729141829-13560885.jpg%2F0&type=1#simple_0]]]
1942 年11 月接替 [[ 威廉·肖尔托·道格拉斯 ]] 出任英国战斗机司令部总司令,随即晋升空军上将。1943 年末任盟国远征军空军司令,指挥战术空军保证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行动准备和实施中的制空权。他在登陆准备期间把英国战斗机的控制力提高到敌机难以飞进飞行圈的程度。所以在开始登陆那天,登陆兵力没有受到德国空军的干扰。利·马洛里进行登陆作战所指挥的英美空军共有9000架飞机,把德国空军完全压制住,轰炸了德军公路和铁路运输线,使德军后备增援部队的机动性大大减少。他的这种做法,尽管受到信奉战略轰炸派的强烈反对,但直接促成了对登陆150英里以内铁路中心进行轰炸的策略。1944 年11 月调任东南亚盟国空军总司令,偕同夫人赴任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于12月14日在 [[ 格莱诺布尔 ]] 遇难。
<br>
<br>
=== 美第一集团军 ===
[[File:Mmmmmmm.jpg|缩略图| 120px |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br>[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506117,2777565,2777566&lemmaId=40044&now=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123%2F20170729141829-188431001.jpg%2F0&type=1#simple_0]]]
[[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 (Omar Bradley),美国著名军事家、统帅,陆军五星上将(195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主要指挥官。他是最后一位辞世的五星 [[ 上将 ]] ,同时也是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br>
<br>
<br>
=== 西线总司令 ===
[[File:的我我我.jpg|缩略图| 120px |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br>[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3506117,2777565,2777566&lemmaId=40044&now=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128%2F20170729141829-1073870919.jpg%2F0&type=1#simple_0]]]
[[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 (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
,1875年—1953年),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1892年毕业于格罗斯利希菲尔德高级军校,派驻到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00年出任步兵团中尉副官。1907年从军事学校毕业后,升任步兵团上尉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初任预备第22师参谋官,继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少校参谋官,一战结束时任西线第15军参谋长。一战后,历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2师师长、步兵3师师长、第3军区司令。1932年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担任第1集团军司令。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他是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军事指挥官之一,一生对政治都缺乏兴趣和了解。
<br>
=== B集团军 ===
[[File:啊提味儿.png|缩略图| 120px |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2&eid=5417730&sid=5655878]]]
[[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 [[ 军事家 ]] 、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br>
<br>
=== 第七集团军 ===
[[File:发打个电话.png|缩略图| 120px |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2&eid=5417730&sid=5655878]]]
[[ 弗雷德里希·多尔曼]](Friedrich DOLLMANN,1882-1944.6.28),1914年,多尔曼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留在国防军中任职。1936年,多尔曼升任第九防区司令。后任第7集团军上将司令。1940年4月,多尔曼指挥该7集团军入侵法国。后留在法国执行占领任务,仍任第7集团军司令。1940年7月19日,多尔曼晋升为大将。1944年,多尔曼负责对布列塔尼和诺曼底的防御(第7集团军)。1944年6月5日,多尔曼离开司令部前去进行图上演习,这时盟军发动了进攻。他的部队首当其冲。1944年6月28日,凌晨,多尔曼因希特勒就瑟堡的过早丢失责备过他,他担心受过惩罚,于当日上午10时服毒自杀。
<br>
<br>
=== 西线总司令 ===
[[File:奥通天塔.png|缩略图| 120px |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b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2&eid=5417730&sid=5655878]]]
[[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Otto Moritz Walter Model,1891年1月24日-1945年4月21日),德国陆军元帅。战争结束,莫德尔已是上尉,继续在陆军中服务,曾担任步兵第二团团长。1935年被任命为陆军参谋本部技术司司长。他当时的长官曼斯坦因将军夸他是群人中的强者,并喻之为"鲤鱼池中的梭鱼"。
<br>
<br>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是战略性的战役,为开辟欧洲的第二战场奠定了基础,对加速法西斯德国的崩溃以及战后欧洲局势,都起了重要作用。盟军登陆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功组织了战略欺骗,使得德军统帅部判断错误,不仅保障了登陆作战的突然性,还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对整个战役具有重大影响。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甚至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仍认为是牵制性的佯攻,这就导致了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兵器被浪费在 [[ 加莱地区 ]] ,而在诺曼底则因兵力单薄无法抵御盟军的登陆。
二、掌握绝对制空、制海权。这是登陆成功的重要原因。盟军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 [[ 军舰 ]] 的数十倍。在登陆前空军对德国空军基地、航空工业及新武器研制基地等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严重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盟军并凭借绝对优势海空军,保障了登陆部队在航渡中的安全。在登陆前后,盟国空军对战区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了严密的空中封锁,使德军为数不多的增援部队也无法及时成建制投入反击。在登陆部队突击上陆的关键时刻,海空军更是给予了极为有力的火力支援,尤其在奥马哈海滩,完全依靠海空军火力支援才取得了成功。
三、充足的物资准备和周密的侦察保障。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而且参战部队多,装备全,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在登陆后,也保障了不间断的后期补给。尤其是创造性的人工港和海底输油管线,更是在保障部队和物资的顺利上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侦察保障中,一面作为战略欺骗对加莱地区组织了侦察,一面对诺曼底地区进行了大量水文、气象、地质侦察,为选择具体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还通过空中侦察基本获得了诺曼底地区的德军兵力部署、防御设施等情况,为战役的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四、逼真的战前训练。由于登陆作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作战样式,盟军在登陆前对参战部队的组织和行动进行了反复多次近似实战的模拟演练,以使部队尽快掌握相关的作战技能,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战后参战人员对战前训练特别是汤普森的 [[ 训练基地 ]] 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恶劣天气的影响。天气是登陆作战中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盟军不仅将登陆时间由1944年6月5日推迟到6月6日,而且在空降作战、海上航渡、火力准备等过程中都受到不小困难。但也正是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
=== 德失利原因 ===
[[File:11111000.jpg|缩略图| 300px | 诺曼底登陆 <br>[https://image.so.com/view?q=%E8%AF%BA%E6%9B%BC%E5%BA%95%E7%99%BB%E9%99%86&src=tab_baike&correct=%E8%AF%BA%E6%9B%BC%E5%BA%95%E7%99%BB%E9%99%86&ancestor=list&cmsid=b5ad14073badc95a92d0138ab52c1ec9&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65#id=6e79e3e5b95ab6dea779daff13140207&prevsn=0&currsn=130&ps=141&pc=59]]]
在战略上,兵力因受到多方牵制而不得不分散。德国在1944年6月的兵力部署是在 [[ 苏联 ]] 为179个师又5个旅,在北欧的挪威瑞典为13个师,在意大利为21个师, [[ 南斯拉夫 ]] 为25个师, [[ 希腊 ]] 为12个师,匈牙利为4个师。而在大西洋沿岸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共60个师,约占其总兵力的18%,在这60个师中,部署在加莱有23个师,在盟军登陆的诺曼底仅为6个师又3个团,约占其总兵力的2%。虽然德军在盟军登陆后陆续由各地调集了21个师进行增援,但由于盟国空军的空中封锁,这些援兵大都不成建制的零星投入作战,无法组织起有力的反击。而在同一时期里,盟军在43天中从诺曼底上陆共9个军39个师约165万人,(在39个师中从国别上是美国20个师,英国14个师,加拿大3个师,自由法国和波兰各1个师;从种类上是24个步兵师,11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物资约66万吨,坦克约4000辆,各种机动车辆约20万辆。在战术上,指挥不统一,德军战役司令无权指挥海军和空军,也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三军协同抗登陆。即便在陆军中,也没有统一的抗登陆方针,西线德军总司令 [[ 龙德施泰特 ]] 与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存在严重分歧,前者主张将主力配置在战役纵深,以坚决的反击来抗击登陆;后者主张凭借坚固的海滩防御工事,歼敌于滩头。这一分歧,导致了德军在法国的4个装甲师既未配置在战役纵深,也未部署在沿海地区,严重削弱了德军本已不强的防御力量,再加上德军战略预备队装甲师的指挥权又在德军统帅部,而且命令由于盟军的电子干扰和空袭,上传下达也不畅通,错过了最佳的反击时机。
海空力量过于薄弱,实力太过相差悬殊。作为抗登陆的重要力量,德军海空军实在太弱,其空军既要在广阔的苏德战场上作战,又要对付盟军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能用于诺曼底的航空兵力少得可怜,德军竭尽全力从各地抽调飞机,也不过区区400架,要迎战盟军的13000架,相差三十倍之多!怎有取胜的可能?德国空军在6月6日后的一周里出动1683架次,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却仅及盟军一次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所出动的2500架次的67%,只相当于盟军一周总出动架次的6%,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只能进行一些骚扰性的空袭,只不过显示一下德国空军还在战斗罢了。
[[File:来了图二.jpg|缩略图| 310px | 诺曼底登陆 <br>[https://image.so.com/view?q=%E8%AF%BA%E6%9B%BC%E5%BA%95%E7%99%BB%E9%99%86&src=tab_baike&correct=%E8%AF%BA%E6%9B%BC%E5%BA%95%E7%99%BB%E9%99%86&ancestor=list&cmsid=b5ad14073badc95a92d0138ab52c1ec9&cmras=6&cn=0&gn=0&kn=50&fsn=130&adstar=0&clw=265#id=2dceb99b0c3d973ed96498a957696199&currsn=490&prevsn=430&ps=439&pc=60]]]
海军方面,德国海军的发展本来就不平衡,只注重发展 [[ 潜艇 ]] ,忽视大型水面舰艇,再经过几年战争的消耗,到1944年6月,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所剩无几,只能以潜艇和小型舰艇进行抗登陆。6月6日后,德军先后出动41艘潜艇,但在盟国强大反潜兵力阻截下,损失了6艘潜艇,只有13艘潜艇进入英吉利海峡,取得击沉坦克登陆舰、护卫舰、驱逐舰各一艘的战绩。德军小型舰艇也多次出动,以损失2艘驱逐舰、1艘扫雷舰、9艘 [[ 鱼雷艇 ]] 、1艘 [[ 巡逻艇 ]] ;被击伤5艘鱼雷艇、2艘扫雷艇的代价,击沉盟军1艘驱逐舰、5艘坦克登陆舰、3艘人员登陆艇、5艘运输船。尽管德国海空军竭尽全力,但实在是实力相差太悬殊,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 战后影响 ==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 [[ 柏林 ]] ,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 [[ 无条件投降 ]] 。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战后评价 ==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 [[ 珍珠港 ]] 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 [[ 格勒保卫战 ]] 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1]
2004年6月6日,美国总统 [[ 布什 ]] ,英国首相 [[ 布莱尔 ]] ,法国总统希拉克以及俄罗斯总统 [[ 普京 ]] 参加了 [[ 纪念诺曼底登陆胜利60周年庆祝仪式 ]]
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儿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甚至要通过这个地区也极为困难。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
=== 官方 ===
2014年5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言人称,普京不排除下个月前往法国,参加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活动。发言人佩斯科夫说,正在研究该行程,"毫无疑问"没有排除。包括美国总统 [[ 奥巴马 ]] 与英国女王 [[ 伊丽莎白二世 ]] 等在内的西方政要,预计将参加此次纪念活动。
=== 英国老兵 ===
2014年6月6日,一名年近九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前一天从英国南部一座养老院"出逃",前往法国参加纪念诺曼底登陆70周年活动。
[[ 伯纳德·乔丹 ]] 现年89岁,英国海军退役军官,5日佩戴奖章并用雨衣遮挡,从位于英格兰地区 [[ 萨塞克斯郡霍夫镇 ]] 的"松树养老院"溜走,随后和一些老兵一同搭乘长途汽车前往法国诺曼底参加"D日"纪念活动。
== 参考资料 ==
3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