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杨执柔

增加 3,513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楊執柔'''({{bd|7世纪||692年||}}?<ref>两唐书本传都称他拜相后不久就去世了。杨执柔在天授三年(692年)拜相,同年失去相…”
'''楊執柔'''({{bd|7世纪||692年||}}?<ref>两唐书本传都称他拜相后不久就去世了。杨执柔在天授三年(692年)拜相,同年失去相位,故被认为在当年去世,详见《[[旧唐书]]》卷六十二和《[[新唐书]]》卷一百。</ref>),[[武周]]官员,短暂任[[宰相]]。

杨执柔生年不详,仅知其弟[[杨执一]]生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ref name=YZY>[[:s: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张说《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ref>祖父[[楊續]]是[[隋朝]]皇族,[[贞观]]年间官至[[郓州]][[刺史]],也是唐初宰相[[楊師道]]和[[楊恭仁]]的弟弟。杨执柔是湖城公杨思止(677年去世)的长子,也是[[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孝明高皇后]])的堂侄孙,所以武则天视杨执柔为母族,很是优宠,任为[[地官尚书]],后又任为[[夏官尚书]],杨执柔让[[给事中]][[李峤]]代为作表辞让,未果。<ref>[[:s:为杨执柔让夏官尚书表]]</ref>[[天授]]三年(692年)一月(《新唐书·则天顺圣皇后本纪》作正月),时任夏官尚书(《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冬官尚书]])的杨执柔被武则天授予[[同鳳閣鸞臺平章事]],为[[实质宰相]]。<ref name=BT6>[[:s:旧唐书/卷6|《旧唐书》卷六]]</ref><ref name=NBT4>[[:s:新唐书/卷4|《新唐书》卷四]]</ref><ref name=ZZTJ205>[[:s:资治通鉴/卷205|《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五]]</ref><ref>两唐书本传称他被授更高的宰相衔[[同中書門下三品]],但这有误,见《新唐书》卷六十一宰相表和《旧唐书》卷六、《新唐书》卷四。</ref>武则天对此表示,她要让父族和母族都出现宰相,此时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攸宁]]都已拜相。<ref name=BT62>[[:s:旧唐书/卷62|《旧唐书》卷六十二]]</ref><ref name=NBT100>[[:s:新唐书/卷100|《新唐书》卷一百]]</ref>杨执柔再让李峤代为作表辞让,亦未果。<ref>[[:s:为杨执柔让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表]]</ref>

当月,宰相[[狄仁杰]]等被左台中丞[[来俊臣]]诬告谋反而下狱。来俊臣先前奏请降敕,一问就承认谋反者可减死罪,这时就以此诱狄仁杰等,狄仁杰承认谋反。来俊臣的判官王德寿说自己要升官,要狄仁杰牵出杨执柔换取免死,狄仁杰问:“怎么牵出?”王德寿说:“尚书您任[[春官尚书]]时,杨执柔任司员外,可以牵出。”狄仁杰叹道:“皇天后土,遣狄仁杰做这样的事吗!”用头触柱,血流满面,吓得王德寿道歉并制止了他。<ref name=ZZTJ205/><ref>[[:s:旧唐书/卷89|《旧唐书》卷八十九]]</ref><ref>[[:s:旧唐书/卷186上|《旧唐书》卷一百八十六上]]</ref><ref>[[:s:新唐书/卷115|《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ref>

七月(按《资治通鉴》)或八月(按两唐书),武则天对行政班子进行大重组,杨执柔和武承嗣、武攸宁都被罢相,杨执柔改任地官尚书,不久去世。<ref name=BT6/><ref name=NBT4/><ref name=ZZTJ205/><ref name=BT62/><ref name=NBT100/>

杨执一母约去世于[[唐睿宗]][[景云]](710年七月—712年正月)年间,未详是否杨执柔母。<ref name=YZY/>

== 子孙 ==
*杨浚
**[[杨蕙]],[[湖州]]刺史
*[[杨湜]],[[太原]][[少尹]]
*[[杨滔]],历任户部、兵部侍郎,[[开元]]年间官至吏部侍郎、[[同州]]刺史
**杨藻

== 注释 ==
{{reflist}}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