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蔡阿信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早年求學經歷
十二歲進入基督教創立的臺灣第一所女子中學「淡水女學校」(臺灣北部[[基督教長老教會]]女學堂),是第一屆的學生,也是全校最小的學生,但物理、數學及英文都學的很好。十八歲畢業時,學校[[加拿大]]籍女老師建議阿信到[[日本]]醫校進修。母親起先反對,覺得女孩子自己一人到遙遠的異地太危險,恐怕會惹來一些閒言閒語;鄰人也反對,覺得女孩子念那麼多書幹嘛。但阿信仍執意要去,「別人越反對,越激起她的決心,非達目的,不肯罷休。」
在日本一所教會創立的女子學校「立教高等女學校」(現「[[立教女學院]]」)修習兩年的日文之後,阿信在1917年<ref name = "lau">{{cite book|title=臺灣今古談|date=1930-11-30|author= [[ 劉克明]]|publisher=新高堂書店}}</ref>進入日本唯一的一所「[[東京女子醫學專門學校]]」(現「[[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由於課業繁重,她只有拼命苦讀,有時也會突然疲倦和懈怠,覺得自己何必如此賣力吃苦?學醫第三年上[[解剖學]],要暗記人體器官幾千、幾百種拉丁文名詞,而且要面對那具令人毛髮直豎的屍體動刀解剖,還得和屍體廝守達一、兩個月之久,剛開始連續三個晚上都會做惡夢。
當時留日的臺灣學生只有一百多名,其中女生只有兩、三個。第一次參加留日臺灣同學會,竟然找不到半個女同學,全部都是男生,眾人目光灼灼,令阿信非常羞赧。但也因為這個機會,阿信認識了幾位後來參與臺灣民族運動的熱血青年,其中有一位叫[[彭華英]],後來回臺灣後,經[[蔣渭水]]的媒說,成為阿信的丈夫。阿信在日本求學時,曾親眼目睹臺灣留日學生在街頭抗議遊行,他們喊出[[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應有自己的議會]]等等,阿信並沒有參與,因為她母親在她離臺前特別再三叮嚀她不要管政治。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