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台南測候所

移除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建造背景==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開始,[[臺灣總督府]]展開對「新領土」的基礎建設,其中[[氣象]][[观察|觀測]]對掌握臺灣經濟與民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點。隔年的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官署所屬官員土居通豫在[[氣象廳 (日本)|日本中央氣象局]]幫助下,於臺灣籌畫氣候觀測機構,並於同年3月成立[[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測候所的相關官署單位。
*經過規劃探勘後,該隸屬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的氣象單位再於同年7月12日制定5個測候所的地點與名稱,分別是「[[台北測候所]]」、「[[台中測候所]]」、「台南測候所」、「恆春測候所」與位於離島的「澎湖測候所」,因資材取得因素,優先於臺北、臺南、澎湖等3處建立<ref>{{harvnb|洪致文|2007|p=65}}</ref> 。*其中臺南測候所則預定設置在臺南市中心最高點-[[鷲嶺]],當年太平境街,今為公園路{{r|洪2007-p64}}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修建沿革==
*其實早在1895年[[乙未戰爭]]結束後,臺灣總督府已在臺南測候所預定地較左方設置「假測候所」(臨時測候所)。而臺南測候所會選擇相同地點,是以氣象測量的機能性考量來看。因為氣象測候所擇址要件當以測候所轄地區最高點為宜因此才會設定於海拔14m的臺南市鷲嶺。
*明治30年(1897年)臺南測候所<ref name="洪2007-p64">{{harvnb|洪致文|2007|p=64}}</ref> 與臺灣其他四座測候所同時開工,並於隔年4月完工。
==建築特色==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