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服饰文化

增加 1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服饰文化.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中国服饰文化</big>[https://img.wendangwang.com/pic/b8fbc229eb834207f9005cb7/11-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b8fbc229eb834207f9005cb7/11 来自 文档网 的图片]]]
'''中国服饰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 [[ 物质文明 ]] 的结晶,又具 [[ 精神文明 ]] 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 [[ 文明 ]] 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
==龙袍==
[[ 龙袍 ]] [[ 皇帝 ]] 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 [[ ]] 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 [[ 黄色 ]] 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代沿袭为制度 。960年 , [[ 赵匡胤 ]] “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上的各种龙章 [[ 图案 ]] ,历代有所变化 。龙数一般为9条 :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水脚”( 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民族服饰==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 [[ 民族 ]] 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生活、文化素养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从而导致 [[ 民族服饰 ]] 的多种多样,应该说这是民俗服饰的特点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的 [[ 刺绣 ]] [[ 蜡染 ]] 等工艺相当发达,并广泛用于服饰装饰上,是民族服饰的又一特点。 刺绣是各民族普遍喜爱的工艺,一般运用在头巾、腰带、围裙以及衣襟、环肩、下摆、袖口、裤脚、裙边等易损部位,既起装饰作用,又有实用价值。刺绣包括桃花、补花、绣花等多种 [[ 工艺 ]] ,绣花的手法有平绣、o绣、编绣、结绣、盘绣等,花纹图案有自然景物,吉祥图案和几何纹样等。 
==现代时装==
服装面料的不断创新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变的服饰形象。随着20世纪美丽新世界的开始,中国人可选择的服装面料由原来的丝绸、亚麻、棉布、动物毛皮增加到了针织、毛纺品和各种人工合成纤维,尼龙(Nylon)、涤纶(Polyester)、特丽灵(Terylene)、的确凉(Dacron)、莱卡(Lycra)等名词先后进入现代汉语词汇表。服装质地的丰富大大满足了服装造型多变的需求,而对不同面料的偏好,似乎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视作某种生活态度的流露——环保主义者拒绝皮草和羊绒制品,休闲爱好者钟情纯绵质地,亚麻产品特有的飘逸感则被赋予了高贵神秘的意味,而丝绸则为富贵与传统的形象代言。
服装面料的不断创新给中国人带来了多变的服饰形象。随着20世纪美丽新世界的开始,中国人可选择的[[服装]]面料由原来的[[丝绸]]、[[亚麻]]、棉布、动物毛皮增加到了针织、毛纺品和各种人工合成[[纤维]],尼龙(Nylon)、涤纶(Polyester)、特丽灵(Terylene)、的确凉(Dacron)、莱卡(Lycra)等名词先后进入现代汉语词汇表。服装质地的丰富大大满足了服装造型多变的需求,而对不同面料的偏好,似乎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视作某种[[生活]]态度的流露——环保主义者拒绝皮草和羊绒制品,休闲爱好者钟情纯绵质地,亚麻产品特有的飘逸感则被赋予了高贵神秘的意味,而丝绸则为富贵与传统的[[形象代言]]。 20世纪业已证明是迄今最具时尚意识的 [[ 世纪 ]] ,高销售量的服装、配饰、 [[ 化妆品 ]] 市场与日益强大的传媒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走近 [[ 时装 ]] 、欣赏时装、以时装为美。时装已构成了大众理解并乐于投资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建立起规模庞大、品类齐全的服装加工体系,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服装加工大国。随着 [[ 经济 ]] 的发展和加工水平的提高,中国服装业正在从加工优势转向产品贸易和 [[ 品牌 ]] 经营, [[ 北京 ]] 、上海、 [[ 香港 ]] 三个国际知名的大都市及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日益重要的成衣中心。
716,8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