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华航空

增加 9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华航空.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中华航空</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30/95e749a7063f49348bc7fe30967e97ec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3383747_34636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中华航空 ''' (英语:China Airlines),简称华航(CAL),网络绰号为花花、小花航空、花航(因泼墨红梅花尾翼涂装以及取华航谐音),是 [[ 中华民国 ]] 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 [[ 台湾 ]] 最大民用航空业者,为华航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要转运枢纽为桃园国际机场,总部则设于邻近 [[ 桃园国际机场 ]] 的华航园区。目前以经营国际航线及两岸航线为主(包含客运与货运),航点遍布30个以上国家及地区。其成立之初亦有经营国内航线,惟考量企业内部资源及营运重心整合,自1998年全部转由子公司华信航空经营。旗下还拥有低成本航空公司台湾虎航,以抢攻台湾出发或转运的国际低成本航空市场。
==草创时期==
1949年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末期因中华民国国军不敌 [[ 解放军 ]] 而战败,中华民国政府撤退迁移至台湾后,两航事件使得民航空运公司(英文简称CAT)独占中华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中华民国政府因而意识到需要开设一间不受外国势力介入及中华民国政府能自主运用管理的本国籍航空来协助中华民国重新成长。因此,中华航空于1959年9月7日成立,在时任中华民国 [[ 空军 ]] 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徐焕昇中将与中华民国交通部的大力主导下,由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国国民党共同出资,于同年12月16日成功首航,草创时期的注册资本额为新台币30万元。华航最早以两架PBY-5B水陆两用机营运,首班航线为 [[ 台北 ]] [[ 日月潭 ]] 包机。营运初期项目多半为军事活动。1961年还曾至老挝代行战地运补工作。1962年添购DC-3、DC-4、YS-11等飞机后,向危险的军方任务告别,同时开启民用航空客运服务。1962年10月开设台北飞花莲的航班,成为华航的第一条定期国内航线。同年,中华民国空军为了不直接参加越南战争,而以华航名义支援美国军队,为美军执行运补和后送的任务。应美国和军方的要求,华航于1966年开航台北到 [[ 越南 ]] 西贡(今胡志明市)的唯一一趟军包机航线;这条航线在1966年10月31日转为客运航线,成为华航第一条定期国际航线。1967年10月5日,增辟至新加坡、 [[ 曼谷 ]] 、马尼拉及汉城(现名首尔)4条国际航线。
==两岸直航==
随着两岸通商日益频繁,中华民国政府于2003年春节首次开放中华民国籍航空公司,技术性由台湾经 [[ 香港 ]] 上空不须落地直飞 [[ 中国大陆 ]] 。中华航空和其他5间中华民国籍航空均参与执行首次春节台商 [[ 包机 ]] 任务,为中断了54年的海峡两岸正式通航展开新里程碑;华航“CI585”(机型为波音747-400,编号B-18206)成为首架降落在 [[ 上海浦东机场 ]] 的国籍航空班机。2005年至今,华航亦有参与执行台商包机任务。
2007年,华航网站上开始出现特惠机票及限时抢票(含免费机票)的优惠广告,也出现类似廉价航空公司的做法。同年4月1日,华航全体空服员、地勤人员更换制服,历史悠久的蓝、紫色系旗袍制服走入历史。同年5月11日,华航与 [[中国 西北航空 公司|西北航空]] 签约,自2007年8月1日起成为伙伴,合作哩程计划与共用机场贵宾室。。
2008年7月4日,两岸定期航线开始营运,华航CI-7957航班成为第一个启航的国籍航空班机。2009年,华航为庆祝创立50周年,在旗下机队涂上50周年纪念彩绘。同年3月18日,华航再度通过国际航协飞航 [[ 安全 ]] 查核认证,此为中华航空第三度通过国际航协的飞航安全查核认证。
112,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