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冻雨

增加 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冻雨.jpg|350px|缩略图|右|<big>冻雨</big>[https://stc.zjol.com.cn/g1/M000365CggSBFT2ZeiARY0oAAFKe3lyVbA169.jpg?width=720&height=480 原图链接][http://www.zjol.com.cn/05zjol/system/2015/03/04/020535031.shtml 来自 浙江新闻 的图片]]]
''' 冻雨 ''' (英语:Freezing rain)是过冷雨滴落于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 [[ 天气 ]] 现象<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57543/?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0 这就是传说中的冻雨!加拿大初春冻雨视频记录],哔哩哔哩,2016-6-4</ref>。冻雨通常发生于地面温度0℃以下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初春和初冬时节。在 [[ 航空 ]] 例行天气报告(METAR)中,冻雨现象的代码是“FZRA”。
== 形成原因== 冻雨开始时是以 [[ ]] 的形式从高空云层落下,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温度高于结冰温度的暖气流层而完全融化为雨滴,而后在更低的高度上又遇到温度低于摄氏零度的冷气流层,此时雨滴不再凝结,而是形成过冷雨滴。过冷雨滴一旦遇到低于摄氏零度的任何物体就会立刻凝结,形成细长条状的冰棱,故称之为冻雨。冻雨通常与冷暖 [[ 气流 ]] 相遇有关;低于结冰温度的冷气流会进入暖气流下方,为形成冻雨提供了条件。
==观测==
对冻雨的观测是观测站通过直接看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现象来确定,目前还无法通过 [[ 气象雷达 ]] 、多普勒仪或其他传统的观测法来观测;但可以通过雷达来间接预计冻雨形成的可能性有多大。雷达信号的反射强度与降水的形式的半径有关。虽然雨比雪反射信号更强,但由于雨滴的半径比雪花小得多,因此从雪融化来的雨并不比之前雪的信号强多少。然而,在雪刚开始融化的气流层,雪花半径没有太大变化并且雪花上出现水滴,两者效应相加,导致此时的 [[ 雷达 ]] 信号的反射强度非常高。因此,在雷达屏幕上见到这种强反射信号,就意味着相应地区上空有暖气流层并且有雪融化,该地区会有降雨或冻雨。如果此时地表温度低于结冰温度,就很有可能形成冻雨。
==影响==
冻雨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透明的冰覆盖层,这种冰覆盖层被称作“雨凇”,又称“冰挂”。挂于各种 [[ 植物 ]] 上的雨凇或冰挂形成了 [[ 冬季 ]] 独特的景色。
冻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严重的情况下会形成 [[ 冰暴 ]] (ice storm)。例如,冻雨可造成公路覆冰而中断交通, [[ 建筑物 ]] 积冰而倒塌,电线挂冰拉断线路或拉倒架线铁塔而造成供电中断,也会对植物造成伤害,甚至威胁 [[ 飞机 ]] 的飞行安全。
2008年1月中国 [[ 华南 ]] 遭受了严重的雪灾,其中一大部分损失就是由冻雨造成<ref>[https://www.doc88.com/p-0923738836370.html 有关2008年初我国冻雨灾害的文综专题],道客巴巴,2014-3-16</ref>。
==视频==
279,1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