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岸平衡剖面

增加 1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海岸平衡剖面 ''' ,又称海岸均衡剖面(equilibrium profile of coast)。指在 [[ 波浪 ]] [[ 侵蚀 ]] 、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最终使水下岸坡上的组成 [[ 物质 ]] 从发生位移到只发生振荡运动而并不改变原有位置的过程和结果。海岸均衡剖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的存在是相对的和暂时的。
==名词释义==
当通过一个波后,水下岸坡剖面上的任一点上的泥沙等物质,正向和反向移动的距离相等,达到 [[ 动态平衡 ]] ;每一泥沙质点在剖面上都只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振荡运动,而不产生位移;此时的水下岸坡为一条 [[ 缓和曲线 ]] ,这个剖面就称为该粒径泥沙的均衡剖面。影响和破坏海岸达到均衡剖面的因素很多,从其中最主要的是海底坡度、波力的大小和泥沙的粗细等,只要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将破坏 [[ 海岸 ]] 的均衡剖面。因此,海岸均衡剖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它的存在是相对的和暂时的
==形成原因==
近岸海区从水深等于盛行波1/2波长的深处,至暴 [[ ]] 浪可达到的岸滩最高点之间,由粒径相同和比重相同的泥沙构成 [[ 坡度 ]] 均匀的海底,在波浪的作用下,其侵蚀和 [[ 堆积 ]] 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海底剖面称为海岸平衡剖面。
==海底物质的运动==
在自然条件下,波浪破碎带内海底物质的搬移量是很难测定的,大多通过实验和理论的途径研究海底物质的运动。对于由形状、大小和比重相同的泥沙颗粒构成的海底,P,P.科尔纳利亚提出了 [[ 泥沙运动 ]] 中立线的 [[ 概念: ]]: 在重力作用下随波浪运动的海底泥沙,若在某深度处只有往复运动而没有净向推移,则此点称为中立点。各中立点的联线为中立线。中立线向岸一侧和向海一侧的海底泥沙,分别向岸和向海搬移。
由于中立线两侧岸坡的泥沙,分别搬向 [[ 海滨线 ]] 和波浪作用极微的水下岸坡处堆积,改变了海底的原来剖面形态,使得中立线以下的侵蚀地段和堆积地段的坡度,由陡到缓,而中立线以上的侵蚀地段和堆积地段的坡度,则由缓到陡。这些变化,将使中立线两侧岸坡夷平成为两个中立带,并向原来中立点扩展,最后汇合成为平衡剖面。显然这是理想条件下海岸平衡剖面的理论模型。
[[ 自然界 ]] 中,具有一定坡度的 [[ 海滩 ]] ,其剖面变化主要取决于泥沙颗粒的大小、波长和波陡的变化。其中波陡可能是决定海底坡度的最重要参量,波陡大于0.03的暴风浪可在几小时内把大量海滩物质搬移到岸外去,形成具有岸外沙坝的暴风浪海滩剖面;暴风浪以后,在波陡小于 0.025的涌浪作用下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岸外 [[ 沙坝 ]] 的物质重新搬移到海滩上,并恢复原先海滩的形态。这种海滩剖面,一般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征,在海况不变的条件下,海滩才可能经历由侵蚀到堆积而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样的一个海岸剖面,具有泥沙搬移速率小、各个地带之间泥沙交换近似平衡的特征。因此,通过实验或理论的途径确定 [[ 海岸 ]] 的平衡剖面,对于探讨 [[ 自然 ]] 状态下的海岸剖面演变趋势,研究在某一深度范围内 [[ 海滨 ]] 物质对海滩的泥沙补给作用,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