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蚀作用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浪到达海岸变成拍岸浪时,海水携带的[[砂砾]]便获得动能而猛烈冲击和研磨滨岸带的海底和海岸岩石。
[[潮汐]]在开阔海岸带附近作用较弱,仅起助长海浪的破坏作用。涨潮时汹涌潮水将能量叠加于上从而增加了拍岸浪威力;退潮时又把大量松散物带走,使基岩裸露从而增大了海浪剥蚀的范围和深度。而在[[海湾]]河口地区潮汐的破坏作用十分强烈,如[[杭州湾]]的潮汐 <ref> [https://www.docin.com/p-967708903.html 杭州湾潮汐特性分析],豆丁网,2014-11-22</ref> 高潮时水位迅速升高、[[速度]]加快,至[[海宁市]]可形成8~12 m潮峰猛烈冲击两岸、进行强烈破坏。
由于海浪和潮汐的不断破坏,基岩海岸可形成多种特殊的[[海岸]][[地貌]]。首先在海岸陡崖下部海浪达到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称为海蚀凹槽。海蚀凹槽的形成和扩大使凹槽上部岩石因失去支撑而崩落,海岸遂形成直立峭壁,称[[海蚀崖]]。海蚀崖下部因受拍岸浪及其挟带石块撞击可形成[[海蚀洞]]穴。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