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徐寅

增加 3,44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9-26T09:53:25+00:00}}{{unreferenced|time=2019-09-26T09:53:25+00:00}}'''徐寅''' (唐代文学家)(894-923)“ 也称徐 ”一作 ,男 ,字昭 ,莆田 ( 福建 莆田市 ) 。出生於名門望族,先祖徐晦是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曾經官至禮部尚書 。博学多才,尤擅作赋。为唐末至五代间较著名的文学家。 在年輕時就拜讀了莆田前輩名人歐陽詹、林藻、林蘊等人的詩 集有《,又結識涵江黃巷的黃璞、黃滔兩兄弟。[[ File: 正字诗赋寅.jpg|thumb|right| [http://img1.pt.fjtv.net/material/news/img/2018/10/20181020231233GHwW.jpg原圖連結][http://www.ptbtv.com/ctwh/pxwh/2019-05-01/55965.html?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55965] ]] 》二卷,收赋八首,收诗三百六十八首。著作有《徐正字诗赋》二卷等。
==生平簡介==
===臣寧無官,賦不可改=== 屢舉進士不第,到了唐乾寧元年(894年)才得中進士,此時他已兩鬢皆白。梁開平元年(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成為福建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因梁太祖要他把《 履历生幾何賦》中“三皇五帝,不死何歸”句改寫,徐寅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就取消了他的狀元,徐寅拂袖南歸。 ===積極興修水利===福建當時是閩王[[王審知]]當政,他欣賞徐寅為人正直,學識淵博,邀請他商討治閩大事,禮聘他入幕,授秘書省正字。徐寅提出“輕徭薄斂,撫民休息”之策,協助王審知修長樂海堤,建十個斗門,旱可蓄水,澇可洩洪,灌溉千畝良田,糧食豐收,民心安定。自此,八閩大地積極興修水利,漳、泉等地倉廩盈實。 ===厭惡黑暗的官場,隱居在延壽溪畔===曾途經大樑,作《遊大樑賦》獻[[朱全忠]]。時全忠與沙陀[[李克用]]為仇敵,克用眇一目。寅欲曲媚全忠,故賦有“一眼匃奴,望英威而膽落”之句。後歸閩,為閩王[[王審知]]闢為掌書記。及克用子[[唐莊宗]]即位,閩王遣使朝賀,莊宗因寅譏刺其文,命[[審知]]殺之。審知懼後唐,不敢復用寅。徐寅身處亂世,厭惡黑暗的官場,就萌生回鄉之心。回到家鄉莆田延壽村後,隱居在延壽溪畔。他時而遊山川,時而泛舟綬溪垂釣,過著悠閒的生活,寫了不少的詩文。 ===延壽萬卷書樓===延壽村位於九華山下,綬溪蜿蜒而過,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於是,傾注所有積蓄在延壽橋頭南側建一座書樓,書樓建成後又親題“延壽萬卷書樓”匾額,藏書達萬卷。書樓不僅借書給學子閱讀,還定期舉行講學,書樓遂成書院前身,在歷史上贏得了“壺公山下千鍾粟,延壽橋頭萬卷書”的美稱。可見徐寅對莆仙教育文化發展功不可沒。 ==作品==[[File: 徐寅(2).jpg|thumb|right| [http://ourartnet.com/%E5%9B%9B%E5%BA%AB%E5%85%A8%E6%9B%B8_%E9%9B%86%E9%83%A8_%E5%88%A5%E9%9B%86%E9%A1%9E/107_%E5%BE%90%E6%AD%A3%E5%AD%97%E8%A9%A9%E8%B3%A6/images/02_jpg.jpg原圖連結][http://ourartnet.com/%E5%9B%9B%E5%BA%AB%E5%85%A8%E6%9B%B8_%E9%9B%86%E9%83%A8_%E5%88%A5%E9%9B%86%E9%A1%9E/107_%E5%BE%90%E6%AD%A3%E5%AD%97%E8%A9%A9%E8%B3%A6/pages/02_jpg.htm] ]] 在唐代福建文壇上,徐寅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在晚唐詩壇上,徐寅也佔有一席之地。《全唐詩》收錄他的詩262首;《全唐賦》收入他的賦27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他的賦“句雕字琢,不出當時程式之格,而刻意鍛煉,時多秀句。” 並收入《徐正字詩賦》二卷,收賦8首,收詩368首;他還著有《釣磯文集》《探龍集》《雅道機要》等書。他的賦詩被雅稱為“錦繡堆”,可見徐寅在賦、詩方面成就之大,同時也為剛剛崛起的唐代莆田文化做出重要的貢獻。<ref>[http://www.ptbtv.com/ctwh/pxwh/2019-05-01/55965.html?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55965 福建首位狀元—徐寅]</ref> ===詩詞=== 《題金山寺》 【原文】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這首詩是徐寅在鎮江金山寺觀日出時所寫的詩,此時辭去官職的徐寅心態是安寧恬淡的,金山寺日出之美在他的詩句中,透露出意興盎然的美感。 而倒著讀也非常具有美感,不信大家瞧。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如果說順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 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從而形成了一首典型的回文詩。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ref>[https://new.qq.com/omn/20191222/20191222A0AHSD00.html 騰訊網>唐朝最獨特的一首詩,順讀倒讀都是千古絕唱,連蘇軾都“抄襲過”]</ref>  ==參考資料==
早年所作《人生几何赋》、《斩蛇剑》、《御沟水》等,远传至渤海等国,其人皆以金书列为屏障。然而,他却屡举进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第一名,为福建历史上第二个状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几何赋》中“一皇五帝不死何归”句,要其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东归,闽王审知礼聘入幕,官秘书省正字。其试场所作《止戈为武赋》亦传诵一时。五代时依王审之,不得志,归隐家乡,卒。有《探龙集》等多种著作,《全唐诗》收录其诗220余首。这是常见有关徐寅的资料,《记考》及《十国春秋》均有载,也被《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古代第二分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古代诗词曲词典》等引用。然而这些记载并不全面,都遗漏了一个重要的情节——徐寅曾于后梁重新参加进士考试而夺魁.
[[Category:唐朝詩人]]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72,6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