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19
次編輯
變更
新加坡樟宜机场
,無編輯摘要
樟宜机场由新加坡民航局营运,是[[新加坡航空]]、新加坡航空货运、捷达航空货运、[[欣丰虎航]]、[[胜安航空]]、[[捷星亚洲航空]]和[[惠旅航空]]的主要枢纽。此外,它亦是[[加鲁达印尼航空公司]]的运营基地。至2015年,樟宜机场每周共有100多家航空公司来往,提供超过6,800个航班,连接超过80个[[国家]]的320个[[城市]]。樟宜机场亦为新加坡制造了超过13000个就业机会。
樟宜机场2018年度共接待乘客65,628,000人次,比2017年增加了5.5%,为全球第6、[[亚洲]]第2繁忙的国际客运机场 <ref>[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6683666436513460485 新加坡樟宜机场,世界上第六繁忙机场,是亚洲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好看视频,2019-4-7</ref> ;同时也位列全球第13繁忙的货运机场,处理超过1,853,087吨货物,起降架次增加了1.4%共有346,334架次,大约每90秒一次。为了吸引更多航空公司使用樟宜机场,该机场在2003年推出空运发展[[基金]](Air Hub Development Fund),并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投入2亿1000万及3亿新元以更新机场设施,而投入了17亿5000万元的3号航站楼亦在2008年1月9日启用。同时,机场也斥资2亿4000万元翻新1号及2号航站楼。
2019年机场吞吐量为6830万人次,自1981年启用以来,樟宜机场以其优质服务享誉航空界,在1987年至2015年间共赢取超过500个奖项,其中在2015年赢得28个最佳奖项。樟宜机场亦会定期维护其[[航站楼]],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时[[政府]]有两个提议,一是扩建现有机场,二是兴建新机场。英国航空顾问建议扩充巴耶利巴机场,增建一条跑道并扩充航站楼,该方案在1972年落实。然而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令该方案被重新评估。
考虑到机场所在地区将来可能成为都会区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在1975年决定建造一个新[[机场]],选址为新加坡东部樟宜的旧称皇家空军机场的樟宜空军基地,原有的空军基地则计划更名为樟宜空军基地(西),而新机场会在空军基地的基础上填海而成,而巴耶利巴机场亦为转为[[军用机场]]。决定在樟宜兴建新机场的考量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樟宜本身靠[[海]],机场的扩建可以通过填海来增加土地范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飞机]]在起飞的时候马上就会飞到海上,这就解决了飞机噪音对周遭巴耶利巴地区居民的影响 <ref>[http://news.carnoc.com/list/458/458261.html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两重性],民航资源中国网,2018-8-16</ref> 。
==参考文献==
[[Category:447 交通工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