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68
次編輯
變更
類固醇
,→臨床用途
==臨床用途==
類固醇其實是身體內分泌的物質之一,每個人每天都會分泌一定量的類固醇以維持生理機能所需,且類固醇的分泌有規律性,在健康無緊張壓力的成人體內,類固醇的濃度在清晨時最高,夜晚時最低。類固醇具有強大的抗發炎效果,也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廣泛應用於各種發炎反應或類固醇分泌機能不足的疾病治療,包括緩解發炎反應如紅、腫、熱、痛的症狀,也用來治療關節炎、氣喘、紅斑性狼瘡、 [[ 異位性皮膚炎 ]] 等,甚至預防[[器官排斥]]、治療 [[ 癌症 ]] 。
類固醇使用原則是儘量以最低有效劑量最短的使用時間,而類固醇的治療劑量範圍很廣,根據適應症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對於全身性的治療,包括器官移植的排斥、自體免疫疾病的急性期等,可使用「[[脈衝療法]]」,指短時間內使用大劑量的類固醇以壓抑身體免疫或發炎反應,阻止進一步的疾病惡化,而短期使用可減少副作用帶來的傷害。當疾病進入慢性期,可能需要長期低劑量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情。為了減少全身性副作用的發生,更有效專一的作用於患部,除了全身性吸收的口服劑型與針劑以外,類固醇被製成各種劑型以治療各器官疾病,例如吸入劑用來治療氣喘、鼻噴劑用來治療過敏性鼻炎、外用藥膏用來治療[[乾癬]]等皮膚病、[[關節腔注射劑]]用來治療關節炎、眼藥水用來治療結膜炎等,一般而言,類固醇局部製劑的全身性吸收很少,例如治療氣喘使用的類固醇吸入劑每次吸入的劑量極低,大幅降低了類固醇全身性副作用的發生率,增加類固醇使用安全性。<ref name=“癌症防治">{{cite web |url=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2908 | title= 您了解類固醇嗎? | language=zh | date=2013-03-20 | publisher=台灣癌症防治網 | author= | accessdate=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