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幸謙

增加 2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林幸謙'''(1963年10月24日-),[[祖籍]][[福建]]永春人,出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中文所,碩論為[[白先勇]]研究的第一本學位論文;後到[[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博士論文為港台兩岸研究[[張愛玲]]的第一本博士學位論文,旅居香港多年。
曾獲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及評審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推薦獎(新詩與評論)、花蹤推薦獎及佳作獎(詩與散文)、[[吳魯芹]]散文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散文首獎等。著有詩集和散文集:《五四詩刻》、《原詩》、《詩體的儀式》、《狂歡與破碎》、《漂移國土》等十餘種;評論專著有《身體與符號建構》、《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張愛玲論述》等十種,另有編撰十餘種 <ref>{{Cite web |ur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2887?sloc=main| title =靈/性籤}}</ref>
==文學風格==
林幸謙創作文類有論述、[[詩]]及[[散文]]。論述以文學評論為主,精神分析及現代主義理論是他的基本架構,對現代小說多所關注,其中林幸謙對張愛玲的評介,以女性主義及精神分析的方法開拓新的視野,並對之前的張學論述做一犀利的整理及批評。他的散文及詩,藉著歷史事件及神話意象,陳述繁華世間背後的真相,創作量雖不多,卻頗受矚目,尤其是他的馬華身份所帶來的影響,使他的作品在華文學界有其特殊的價值地位 <ref>{{Cite web |url =https://tln.nmtl.gov.tw/ch/m2/nmtl_w1_m2_c_2.aspx?person_number=H19029| title =林幸謙}}</ref>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