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1
次編輯
變更
眼中钉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眼中钉</big> ''' |- | File:眼中钉.jpg|缩略图|居中|[https…”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眼中钉</big> '''
|-
| [[File:眼中钉.jpg|缩略图|居中|[https://uploads.5068.com/allimg/1912/2E_122GG5494b8.jpg 原图链接][https://www.5068.com/xuechengyu/sanzi/ 来自5068儿童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成语: 眼中钉
拼音: yǎn zhōng dīng
|}
==成语典故==
'''<big>眼中钉</big> ''':通常,人们总是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可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其实“眼中钉”的背后还真有故事啊!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在礼”就是赵在礼,可见宋州百姓对这个人是多么的憎恨和厌恶。那么,赵在礼是何许人也?宋州百姓为何对他恨之入骨?
原来,赵在礼(公元882年-947年)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的将领。他在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
赵在礼听说之后,大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他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凡农户每年必须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谁敢不交,就鞭打谁。百姓气愤地说:“就是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啊!”赵在礼当年收钱就达百万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
赵在礼重征暴敛、强行搜刮,称之为“眼中钉”实不为过。坏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京城汴州(今洛阳),后晋灭亡,赵在礼见状立即奔赴京城,向契丹首领致敬、表忠心。可契丹首领不仅不买账,反而还向他索取财宝、让兵士羞辱他,赵在礼敢怒不敢言。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1月25日夜晚,赵在礼见仕途无望,又惧怕契丹首领的淫威,便用衣带系在马棚栏杆上,上吊自杀了。
其实,关于“眼中钉”还有另一个版本。明朝文学家杨慎(1488年—1559年)在《古今风谣》里,也记载了一个与“眼中钉”有关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朝廷中除了皇帝,最有权的就是宰相了。可宋朝的宰相却不是一位,往往有好几位,多时达到二位数。皇帝设这么多的宰相,其实就是为了相互牵制。宋真宗年间,朝廷里曾设了12个宰相。其中,宰相之一的丁谓(公元966年——1037年)则不是善良之辈。他先后任宰相七年之久,和太监狼狈为奸,一度把持朝政。
当时,老宰相寇准(公元961年——1023年)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抓住把柄,引发后患,所以千方百计地在宋真宗赵恒面前说寇准的坏话。结果,昏庸的宋真宗还真的把寇准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
丁谓的所作所为,朝廷上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为寇准鸣不平。不久,京城里出现了一首童谣。歌中唱到:“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了“钉”<ref>[http://www.sohu.com/a/280035478_256639 解读“眼中钉”的由来,原来和这个故事有关!
],搜狐网</ref>
==成语释义==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成语例子==
茅盾《归途杂拾》:“山,和它的密茂的树林,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英语翻译==
eyesore<ref>[http://chengyu.aies.cn/MTE5MDM=.htm 眼中钉],成语大全</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眼中钉</big> '''
|-
| [[File:眼中钉.jpg|缩略图|居中|[https://uploads.5068.com/allimg/1912/2E_122GG5494b8.jpg 原图链接][https://www.5068.com/xuechengyu/sanzi/ 来自5068儿童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成语: 眼中钉
拼音: yǎn zhōng dīng
|}
==成语典故==
'''<big>眼中钉</big> ''':通常,人们总是用“眼中钉”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可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其实“眼中钉”的背后还真有故事啊!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在礼”就是赵在礼,可见宋州百姓对这个人是多么的憎恨和厌恶。那么,赵在礼是何许人也?宋州百姓为何对他恨之入骨?
原来,赵在礼(公元882年-947年)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的将领。他在镇守宋州的时候,横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让赵在礼移镇永兴。百姓听说之后,高兴得奔走相告,说:”这个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们眼睛里的钉子,真是高兴啊!”
赵在礼听说之后,大怒,欲报被称为“眼中钉”之仇。他上表朝廷,请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随即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赵在礼命令小吏搜检户口,凡农户每年必须交纳一千钱。这个钱就叫“拔钉钱”,谁敢不交,就鞭打谁。百姓气愤地说:“就是朝廷规定的赋税,也没到这个程度啊!”赵在礼当年收钱就达百万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
赵在礼重征暴敛、强行搜刮,称之为“眼中钉”实不为过。坏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京城汴州(今洛阳),后晋灭亡,赵在礼见状立即奔赴京城,向契丹首领致敬、表忠心。可契丹首领不仅不买账,反而还向他索取财宝、让兵士羞辱他,赵在礼敢怒不敢言。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1月25日夜晚,赵在礼见仕途无望,又惧怕契丹首领的淫威,便用衣带系在马棚栏杆上,上吊自杀了。
其实,关于“眼中钉”还有另一个版本。明朝文学家杨慎(1488年—1559年)在《古今风谣》里,也记载了一个与“眼中钉”有关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朝廷中除了皇帝,最有权的就是宰相了。可宋朝的宰相却不是一位,往往有好几位,多时达到二位数。皇帝设这么多的宰相,其实就是为了相互牵制。宋真宗年间,朝廷里曾设了12个宰相。其中,宰相之一的丁谓(公元966年——1037年)则不是善良之辈。他先后任宰相七年之久,和太监狼狈为奸,一度把持朝政。
当时,老宰相寇准(公元961年——1023年)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抓住把柄,引发后患,所以千方百计地在宋真宗赵恒面前说寇准的坏话。结果,昏庸的宋真宗还真的把寇准贬至雷州(今广东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阳)等地。
丁谓的所作所为,朝廷上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为寇准鸣不平。不久,京城里出现了一首童谣。歌中唱到:“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了“钉”<ref>[http://www.sohu.com/a/280035478_256639 解读“眼中钉”的由来,原来和这个故事有关!
],搜狐网</ref>
==成语释义==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成语例子==
茅盾《归途杂拾》:“山,和它的密茂的树林,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英语翻译==
eyesore<ref>[http://chengyu.aies.cn/MTE5MDM=.htm 眼中钉],成语大全</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