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亚庇

增加 2,70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亚庇(马来语:Kota Kinabalu)旧译哥打京那峇鲁、哥打京那巴鲁、哥打基纳巴卢,是马来西亚第六大城市和沙巴州的首府。旧…”
亚庇(马来语:Kota Kinabalu)旧译哥打京那峇鲁、哥打京那巴鲁、哥打基纳巴卢,是马来西亚第六大城市和沙巴州的首府。旧称为哲斯顿(英语:Jesselton),现今在国内及国际上经常被称为“KK”(马来语名称的缩写),当地人则称之“Api-Api”。

亚庇位于婆罗洲西北方的海岸区,朝向南中国海。西侧有著名的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公园,东侧则有京那巴鲁山(Mount Kinabalu),这座山也是亚庇马来语名称的来源。人口约有452,058人,若涵盖兵南邦区,整个都会人口约有628,725人。

15世纪时,亚庇由文莱帝国统治。到了19世纪,英属北婆罗洲渣打公司在加雅岛建立据点,不过在1897年遭当地领导人Mat Salleh纵火而摧毁。1899年7月,加雅岛对面的区域被认为更适合做为据点,因此就逐渐发展起来,该地方就称为“Api-api”,之后以当时渣打公司的副总裁Sir Charles Jessel的名字命名为“哲斯顿”。。哲斯顿成为该地区主要的贸易港,同时连接北婆罗洲铁路。哲斯顿在二次大战时几乎全毁,渣打公司无法获得高额的重建资金,便将该据点转让给大英帝国政府,纳为北婆罗洲直辖殖民地。1946年,直辖殖民地宣布哲斯顿为北婆罗洲的首府,并着手进行城镇重建。马来西亚成立后,北婆罗洲更名为沙巴。1967年,哲斯顿更名为Kota Kinabalu,然后在2000年升格为城市。

亚庇是沙巴和婆罗洲渔业的兴盛地、旅游景点,同时也是东马来西亚的工业及商业地区,因此得以成为马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

==地名来源==

早年当地华人亦称之为亚庇(Api-Api,源自于当地早期的渔村名称,其原意为“萤火虫”),此名称一直被沙巴人和一些国际航线沿用到今天。以往在沙巴以外,也普遍译作哥打京那峇鲁,但是在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成立以后,理事会依沙巴人民的要求,以沙巴人所坚持的称呼为正式中文名。

==历史沿革==

亚庇的前英文名称Jesselton(音译杰塞尔顿)是以英属北婆罗洲公司副董事长查尔斯·杰塞尔(图,Charles Jessel)的名字命名的
自15世纪以来,亚庇一带是在文莱帝国的控制之下。英属北婆罗洲公司在19世纪后期便开始在北婆罗洲各地建立殖民地。1882年,英属北婆罗洲公司在亚庇一带开拓名为加雅湾(Gaya Bay)的巴瑶族聚居区,首先驻足加雅岛;不料,这个开拓区却于1897年被当地巴瑶-苏洛(Suluk)土著马特·萨利赫(Mat Salleh)烧毁。
125,8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