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471
次編輯
變更
东夷
,無編輯摘要
[[File:东夷.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东夷小镇</bi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14/b037f27c2a9146c39efa0fc7385e24b7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7164630_76378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夏商时期的“夷”,不带有 [[ 民族 ]] 观念,只是作为部落联盟的称呼; [[ 周朝 ]] 首次出现“东夷”一词,是周部落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称呼。传说东夷部落的少昊是 [[ 黄帝 ]] 之子, [[ 伯益 ]] 是黄帝重孙。东周时期,经齐、鲁等国在山东地区的多年经营,夷、夏诸部落逐渐融合。
秦汉以后,东夷多指居住于中国东方的 [[ 朝鲜半岛 ]] 、 [[ 日本列岛 ]] 、 [[ 琉球群岛 ]] 及台湾列岛等地的外族或吉、黑的少数民族。
徐旭生提出三集团说,认为中国人来自 [[ 华夏 ]] 、东夷与 [[ 南蛮 ]] 等三大来源。
==释义==
东夷原为夏商周时期对东方部族的称呼,《礼记·王制》就有“东方曰夷”的称谓,夏称之为“九夷”,因有九支主要部族;商称之为“夷”或“夷方”;到了周以后开始称为“东夷”。相应的,这里的 [[ 部落 ]] 被称为东夷,所创造的史前山东文化也称为 [[ 东夷文化 ]] 。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上古时期的东夷部落与华夏部落并立,同是后世 [[ 汉族 ]]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秦汉后史籍中的东夷并没有直接关系。
在甲骨文里,“夷”字只有两笔:一撇一捺,和现在的“人”字差不多。存世的殷墟甲骨里能看到不少关于“人方”的卜辞,这个“人方”就是 [[ 商朝 ]] 时期的夷国。东汉许慎的 [[ 说文解字 ]] 说夷字“从大从弓”。据说东夷人最早发明 [[ 弓箭 ]] ,擅长射箭。因此有所谓“东夷”为东边的弓箭手说法。
在甲骨文中,“夷”字可以和“尸”字交替使用,描绘了一个背着弓摆动着腿的人。郭沫若认为“夷”字描绘了一个死人,也就是被杀死的敌人; [[ 金文 ]] 中的“夷”字描绘了被绳子绑缚著的人,也就是一个囚徒或者奴隶。中国 [[ 历史学家 ]][[ 吴国桢 ]] 认为“夷”字不应该按照古文字学来解释,因为在现代文字中暗示著一个拿着弓的巨大人物,这是应该被畏惧或尊敬的人,而不是被蔑视的人。
==东夷各部==
在东夷部落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 [[ 太昊]]<ref>[https://www.jianshu.com/p/c07f11ebe910 古籍记曰:“太昊”为上古东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领,即“太昊”为现今人们所说的什么?],简书,2020-3-19</ref> [[ 伏羲氏 ]] 、 [[ 蚩尤 ]] 、少昊、 [[ 大舜 ]] 等。东夷人最初只是分布在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和东部半岛丘陵区,大约在 [[ 新石器时代 ]] 晚期,东夷人在蚩尤的领导下到达鲁西北平原,与东进的炎黄部落开始接触。经过夷夏“涿鹿之战”,东夷集团被炎黄集团逼回原地。随后炎黄之间也展开了“阪泉之战”,结果 [[ 炎帝 ]] 部落被迫东迁,与东夷人杂居错处。之后黄帝部落向东推进至豫东及鲁西北平原之地,与东夷人联合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 [[ 华夏文明 ]]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