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right|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
[[File:Anna Akhmatova 1913-1914 by Savely Sorin.jpg|thumb|right|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lang|ru|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bd|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catIdx=Ахма́това}}),[[俄罗斯]]“[[白银时代 (俄国文学)|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为笔名,原名是“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戈连科”({{lang|ru|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Гóренко}})。她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但在[[苏联]]政府的文宣下,她却被污蔑为“荡妇兼修女”。
1889年6月11日,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近郊,1912年在俄罗斯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引起了诗坛的关注。1914年3月,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1917年9月,出版第三本诗集《白色的群鸟》。三本诗集的出版使阿赫玛托娃跻身于俄罗斯一流诗人行列。
14岁时,阿赫玛托娃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
[[十月革命]]后阿赫玛托娃频繁遭到苏联当局迫害。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苏联政权以“[[反革命]]阴谋罪”处决。
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阿赫玛托娃被苏联当局认定为“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
30年代,她唯一的儿子[[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米廖夫]](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Гумилёв)也在[[大清洗]]中两次被捕,第一次在1935年,第二次在1938年,原因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1935年至1941年期间,儿子被捕、无尽的迫害与磨难下,诗人写出了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又名《挽歌》)。
1946年8月14日,[[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严厉批判[[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日丹诺夫]]还在报告中发表了“著名”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阿赫玛托娃再次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7岁。而直到1987年,她的《安魂曲》才得以全文发表。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Ахма́това}}
[[Category:苏联诗人]]
[[Category:俄罗斯诗人]]
[[Category:苏联女性作家]]
[[Category:俄罗斯女性作家]]
[[Category:俄语作家]]
[[Category:女性诗人]]
[[Category:乌克兰裔苏联人]]
[[Category:乌克兰裔俄罗斯人]]
[[Category:敖德萨人]]
[[Category:死于心肌梗死的人]]
[[Category:基辅大学校友]]
[[category: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玛托娃'''('''{{lang|ru|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bd|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catIdx=Ахма́това}}),[[俄罗斯]]“[[白银时代 (俄国文学)|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阿赫玛托娃为笔名,原名是“安娜·安德烈耶芙娜·戈连科”({{lang|ru|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Гóренко}})。她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但在[[苏联]]政府的文宣下,她却被污蔑为“荡妇兼修女”。
1889年6月11日,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近郊,1912年在俄罗斯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引起了诗坛的关注。1914年3月,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1917年9月,出版第三本诗集《白色的群鸟》。三本诗集的出版使阿赫玛托娃跻身于俄罗斯一流诗人行列。
14岁时,阿赫玛托娃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
[[十月革命]]后阿赫玛托娃频繁遭到苏联当局迫害。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苏联政权以“[[反革命]]阴谋罪”处决。
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阿赫玛托娃被苏联当局认定为“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
30年代,她唯一的儿子[[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古米廖夫]](俄语: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Гумилёв)也在[[大清洗]]中两次被捕,第一次在1935年,第二次在1938年,原因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1935年至1941年期间,儿子被捕、无尽的迫害与磨难下,诗人写出了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又名《挽歌》)。
1946年8月14日,[[苏共中央]]作出了一项关于《星》与《列宁格勒》杂志的著名决议,严厉批判[[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左琴科|左琴科]]与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是与我国人民背道而驰的、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的典型代表。她的诗歌充满悲观情绪和颓废心理,表现出过时的[[沙龙诗歌]]的风格,停留在[[资产阶级]]-贵族阶级[[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的立场上,不愿与本国人民步调一致,对我国的青年教育事业造成危害,因而不能为苏联文学界所容忍。”[[日丹诺夫]]还在报告中发表了“著名”评价——称阿赫玛托娃“不知是[[修女]]还是荡妇,更确切地说,是集淫荡与祷告于一身的荡妇兼修女”。阿赫玛托娃再次被禁发作品,为了生活,她只好开始翻译诗歌。
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77岁。而直到1987年,她的《安魂曲》才得以全文发表。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Ахма́това}}
[[Category:苏联诗人]]
[[Category:俄罗斯诗人]]
[[Category:苏联女性作家]]
[[Category:俄罗斯女性作家]]
[[Category:俄语作家]]
[[Category:女性诗人]]
[[Category:乌克兰裔苏联人]]
[[Category:乌克兰裔俄罗斯人]]
[[Category:敖德萨人]]
[[Category:死于心肌梗死的人]]
[[Category:基辅大学校友]]
[[category: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