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永济

增加 27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永济市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山西| 山西省 ]] 的一个 [[ 县级市 ]] ,由运城市代管。位于山西西南隅, [[ 同蒲铁路 ]] 穿越市境。
==历史==
古称蒲坂,相传为 [[ 舜帝 ]] 之都。 [[ 战国 ]] 时属于魏国,称蒲邑。秦置蒲坂县, [[ 王莽 ]] 时改蒲城。 [[ 东汉 ]] 复名蒲坂县。 [[ 隋朝 ]]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蒲坂县置河东县,大业二年(606年)省蒲坂入河东县。至 [[ 明朝 ]] 洪武二年(1369年),省河东县入蒲州。 [[ 清朝 ]] 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永济渠命名。
1912年废府存县,1958年与安邑县、解虞县、 [[ 临猗县 ]] 合并为运城县(现 [[ 运城市 ]] )。1961年析运城县复置永济县。1994年1月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地级运城市。市中心建有舜都广场,纪念舜帝建都于此的传说。
==风景名胜==
===普救寺===
普救[[ 普救 寺]] 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南北对峙、遥相呼应。西眺滔滔 [[ 黄河 ]] 水,白如银带,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 [[ 鹳雀楼 ]] ”和国宝“ [[ 唐开元铁牛 ]] ”也近在咫尺。因我国古典 [[ 戏剧 ]] 名著《 [[ 西厢记 ]] 》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座千年古刹早已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和爱情圣地。
===五老峰===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永济市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上。 [[ 五老峰 ]] 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 [[ 河图 ]] 》、《 [[ 洛书 ]] 》而名。《 [[ 周易 ]] 》成书之前,这里是 [[ 河洛文化 ]] 早期传播的圣地。唐宋以来, [[ 宗教 ]] 的兴盛进一步繁荣了五老山的 [[ 道教 ]][[ 文化 ]] ,山中观庵簇拥,寺院林立,香火缭绕,仙人飞升,朝客云集。大明万历19年, [[ 明神宗 ]] 亦慕名而至,朝山进香,于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庙会,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称,被誉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
===鹳雀楼===
鹳雀楼景区位于运城市境内的黄河岸畔。景区内鹳雀楼始建于 [[ 北周 ]] (公元557~581年),该楼历 [[ 朝|唐]] [[ 朝|宋]] ,元初(公元1222年)毁于兵燹。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黄河水,唐人留诗者甚多。唐代 [[ 诗人 ]][[ 王之涣 ]] 的千古绝唱《 [[ 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诞生于此。 新建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 [[ 积33206 积]]33206 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景区规划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历史文化==
==道情==
永济道情由来已久, [[汉朝| 汉代 ]] 已有萌芽,沿至唐代时基本形成雏形,是流行在古蒲坂(今永济市)的小剧种之一。永济道情词句浅显易懂,曲调优雅柔和,古往今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道情,源于道教,原是道士云游四方,传播道义时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故又称为“道曲”、“悟声”。道教创立于 [[ 东汉 ]] ,盛行于隋唐。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逐渐吸收了雅乐、散乐和 [[ 民间音乐 ]] ,发展成为“哼哼调”流行各地,又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习惯爱好结合起来,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 [[ 戏曲 ]] 。永济道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蒲剧==
也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盛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一带而得名。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 [[ 嘉靖 ]] 年间,主要流行于山西及 [[ 陕西 ]] [[ 河南 省|河南]] [[ 甘肃 ]] [[ 青海 ]] [[ 内蒙 古|内蒙]] [[ 河北 ]] 等省的部分地区。 [[ 蒲剧 ]] 在晋南分为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蒲剧音调高亢激昂,音韵优美,长于表现激情,其旋律跳跃幅度大,起调高,大小嗓兼用,以“慷慨激昂,粗犷豪放”著称。 ==参考文献==
128,1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