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

增加 17,984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royalty |name= 尼可拉二世<br>{{lang|ru|Николай II}} |image= Nicholas II by Boissonnas & Eggler c1909.jpg |imgw= 250px |succession = '''俄国…”
{{Infobox royalty
|name= 尼可拉二世<br>{{lang|ru|Николай II}}
|image= Nicholas II by Boissonnas & Eggler c1909.jpg
|imgw= 250px
|succession = '''[[俄国君主列表|全俄罗斯帝国皇帝]]''' 、芬兰大公
|reign = {{OldStyleDate|1894年|11月1日|10月20日}}&nbsp;– 1917年3月15日
({{age in years and days|1894|11|1|1917|3|15|age=no}})
|coronation = {{OldStyleDate|1896年|5月26日|5月14日}} (28岁)
|predecessor = [[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
|successor = [[二月革命]]发生,帝制被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结束。
|succession1 =波兰国王
|reign1 = {{OldStyleDate|1894年|11月1日|10月20日}}&nbsp;– 1915年
|predecessor1 = [[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
|spouse =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尼可拉二世)|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issue =[[欧嘉·尼可拉耶芙娜|欧嘉·尼可拉耶芙娜女大公]]<br>[[塔季扬娜·尼可拉耶芙娜|塔季扬娜·尼可拉耶芙娜女大公]]<br>[[玛丽亚·尼可拉耶芙娜|玛丽亚·尼可拉耶芙娜女大公]]<br>[[阿纳斯塔西娅·尼可拉耶芙娜·罗曼诺娃|阿纳斯塔西娅·罗曼诺娃女大公]]<br>[[阿列克谢·尼可拉耶维奇·罗曼诺夫|阿列克谢·罗曼诺夫皇储]]
|full name = 尼可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
|house = [[罗曼诺夫王朝]]
|father = [[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
|mother = [[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_(亚历山大三世)|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皇后]]
|birth_date = 1868年5月18日
|birth_place = {{Flag|Russian Empire|1858}}[[圣彼得堡]][[亚历山大宫]]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18|7|17|1868|5|18|df=y}}
|death_place = {{Flag|Russian SFSR|1918}}[[叶卡捷琳堡]]{{tsl|en|Ipatiev House|伊帕切夫别墅}}
|signature = Nicholas II Signature.svg
|religion = [[俄罗斯正教会]]
}}

'''尼可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即'''尼可拉二世'''({{lang-ru|'''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bd|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catIdx=Николай II}},[[儒略曆]]1868年5月6日-1918年7月4日),[[俄罗斯帝国]]末代[[俄国君主列表|沙皇]]和[[芬兰大公]],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 生平 ==
=== 早年 ===
尼古拉二世生于俄国[[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与皇后玛利亚([[丹麦]][[公主]][[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_(亚历山大三世)|达格玛]])的长子。
{{Gallery
|File:Maria Fyodorovna and her son Niki.jpg|1870年、尼古拉皇子与母亲[[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皇后_(亚历山大三世)|达格玛]]。
|File:Nicholas II of Russia as a child with his mother.jpg|1870年、尼古拉与母亲玛丽亚。
}}
青少年时期的尼古拉因为身体虚弱,并没有受到父亲[[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的喜爱。但作为皇室成员,他依然得到了严格的教育,会说流利的德语,法语和英语。

1881年3月13日,他的祖父[[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死于民意党的刺杀后,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皇帝,他也进位为皇太子。

皇太子时期,为[[西伯利亚铁路]]建设委员会主席。1891年,前往[[海参崴]]主持出席西伯利亚铁路开工仪式时,顺路访问[[日本]],于[[大津]]遇袭,史称“[[大津事件]]”。

=== 在位时期 ===
[[File:Bundesarchiv Bild 183-R43302, Kaiser Wilhelm II. und Zar Nikolaus II..jpg|thumb|1905年尼古拉二世(右)与德皇威廉二世,摄于[[德国]]]]
从19世纪末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俄罗斯工业体系得到完善。高速成长的资本主义经济与落后的[[第一产业]]之间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1895年与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

1896年5月26日,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清廷命[[李鸿章]]为专使,[[王之春]]为副使,赠俄皇头等第一品[[御赐双龙宝星]]。之后,清与俄订新约,此时李鸿章尚未回国,俄驻华大使喀希呢以密约方式请求总署奏请,获得批淮。约成,俄派遣贵族邬多穆斯契以报谢加冕使的名义来北京,提议成立华俄银行,清廷命[[许景澄]]与俄结[[华俄道胜银行]]契约,清廷出股本银五百万两,与俄合办。又成立中国东三省铁路公司,立条例九章,其第二章银行业务之第十项,规定对于中国之业务:一,领收中国内之诸税;二,经营地方及国库有关系之事业;三,铸造中国政府允许之货币;四,代还中国政府募集公债之利息;五,佈设中国内之铁道电线,并订结东清铁道会社条约,以建造铁路与经理事宜悉委银行。<ref>清史稿,志一百二十八,邦交ㄧ,俄罗斯</ref>

1899年,俄皇[[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尼古拉斯二世]]命令兴办'''圣彼得堡工艺学院'''(今[[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

1900年,镇压[[义和团]]之后,尼古拉二世派军参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京,占领[[满洲]],并在[[朝鲜半岛]]和[[满洲]]与日本争夺权益,导致1904年的[[日俄战争]]。1905年,[[旅顺]]被日本攻克之后,圣彼得堡发生“[[血腥星期日 (1905年)|血腥星期日]]”事件,[[1905年俄国革命|1905年革命]]就此爆发。之后虽因[[斯托雷平]]改革而暂时度过难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半岛]]问题。

===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

著名的荷兰海牙[[国际法]]公约(1899和1907年)是在1898年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的提倡和呼吁下制定的。也因此,1901年尼古拉二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加上尼古拉二世对建立一个维持全球和平秩序的国际组织提议,至今在联合国秘书处摆放著尼古拉二世的半身像。

=== 俄国参战、二月革命 ===

1914年,尼古拉二世带领俄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战况不利、粮食困难等原因,激起人民的不满。当时,因皇太子[[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阿列克谢]]患有[[血友病]],尼古拉二世的多数时间隐居在圣彼得堡的[[沙皇村]]和[[黑海]],与家人待在一起。由于皇后宠信“[[颠僧]]”[[拉斯普京]],有秽乱后宫之嫌,引起年轻[[贵族]]和军官团的不满,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军人]]、[[官僚]]和[[资本家]]的支持。拉斯普京在1916年末被俄罗斯贵族合谋刺死。

1917年,德皇[[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二世]]私底下协助[[列宁]]从[[瑞士]]穿过[[德国]]领土,经[[芬兰]]回国,让其发动革命,以使俄国退出战争<ref>[http://www.spiegel.de/spiegel/print/d-54230885.html Revolutionär Seiner Majestät]</ref><ref>[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4/9/3/4/100493495.html?coluid=6&kindid=30&docid=100493495 列宁利用德皇专列秘密回俄搞革命]</ref><ref>Alan Moorehea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New York: Harper (1958), pp. 183–187</ref>。3月,圣彼得堡市民发动反饥饿[[游行]],引发[[二月革命]]。

== 退位与死亡 ==

[[二月革命]]爆发,[[尼古拉二世]]在3月15日(儒略曆3月2日)[[退位]],传位给弟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 (亚历山大三世之子)|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但大公并未立即接受皇位。而随着[[俄国临时政府]]接管[[俄罗斯帝国]],创建[[俄罗斯共和国]],[[罗曼诺夫王朝]]实质灭亡。

尼古拉二世退位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 (英国)|乔治五世]]拒绝接受其家族前往[[英国]]避难,于是尼古拉二世家族被[[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安置在[[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家族被[[布尔什维克]]军队逮捕,囚禁于[[叶卡捷琳堡]]{{tsl|ru|Дом Ипатьева|伊帕切夫别墅}}。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们在一起的仆人近10人被集体处决。他们的尸体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残余骨渣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

伊帕切夫别墅于1977年7月时被时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奉命拆除,<ref>[http://www.searchfoundationinc.org/Chronology.html Chronology]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119160700/http://www.searchfoundationinc.org/Chronology.html |date=2010-11-19 }}</ref>,后来他在自己于1990年出版的回忆录中表示对此感到羞愧。

== 死因及遗体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些欧洲国家不满于俄国单方面退出战争,并出于对共产主义国家统治的恐惧,对当时的[[苏俄]]进行了大规模的武装干涉。同时国内残存忠于沙皇的势力组织白军发起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战争。尽管国内残存忠于沙皇的势力基本上只是利用沙皇的名义,内忧外患下的红军领导人也很容易将一些事实与尼古拉二世扯上关系。并无证据表明这一行动是否出于苏俄领导阶层的授意。

关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具体的死因,一些证据指向当时的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由[[捷尔任斯基]]在列宁支持下主持成立于1917年12月20日,并由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正式建立)。关于这一组织的宗旨,其领袖捷尔任斯基称:“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 “[[红色恐怖]]包括了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消灭他们的阶级联盟,消灭他们在革命前所的扮演的角色。”并在成立后不久即开始组建自己的安全部队。由于这一组织拥有红军领导阶层赋予的近乎完全自主的恐怖权力,因此在当时除逊位的沙皇外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未经任何司法审判即被处决。苏俄给人的恐怖主义统治风格亦要归咎于这一组织。但是深知其底细的列宁以及之后的许多领导人都愿意承认契卡的成立在当时是完全有必要的。

[[File:Nicholas II of Russia01.jpg|thumb|left|摄于1909年]]
1990年代,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重新找到,并经[[DNA]]检测得到确认。只有阿列克谢和一位公主(身份不详,有一说是三公主玛莉亚女大公)的遗体未被发现。1998年,根据[[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叶利钦]]的命令,尼古拉二世家族的遗体被隆重安葬在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大教堂]]中。2000年,尼古拉二世家族被[[俄罗斯正教会]]追封为殉教[[圣徒]]。

2007年11月25日《[[纽约时报]]》报导,苏联时期的档案中,有行刑者回忆处决过程的祕密报告。一群业馀人士分析报告后发现,线索就在行刑队带头者[[雅可夫·尤洛夫斯基]]的证词中。尤洛夫斯基表示,其他王室成员或支持者未来寻找沙皇一家遗骸时,会将目标设定为11具遗体;他们为了混淆视听,故意将其中两具尸体焚毁,并埋在另一个地点。这群业馀人士根据线索,在距离当初发现九具遗体地点约60公尺的树林裡,发现大抵烧得焦黑的两具骨骸,裡面还夹杂子弹和盛装强酸罐子的碎片,强酸应是用来毁尸灭迹。这些残骸发现时的样子和最早发现的九具尸体类似。

[[File:Nikolaus II. (Russland).jpg|right|thumb|尼古拉二世生前最后的档案照片]]
2008年4月,负责领导DNA鑑定团队的[[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伊格列·罗革耶夫]](Evgeny Rogaev)接受採访时,根据去年的DNA鑑定研究得知,尼古拉二世全部的孩子,连之前都传说逃过一劫的[[安娜斯塔西亚]],几乎都能够被证实遭到杀害,一个都没有留下来。<ref>[http://www.nownews.com/2008/04/05/334-2255778.htm DNA证实俄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灭门 末代公主之谜得解]</ref>

2008年7月,俄国总检察长办公室发表声明说:「使用三种遗传检验完整进行的DNA研究结果证实了一种假设,即第二座墓穴埋葬了玛利亚女大公和阿列克谢皇太子的遗体。」在这项宣布作出之后数小时,俄罗斯东正教徒将举行仪式,以哀悼尼古拉二世与家人1918年7月17日凌晨遭处决90週年。

2008年10月1日,[[俄罗斯最高法院]]正式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苏联镇压下的受害者。俄国当局正式推翻有关罗曼诺夫皇族罪有应得的观念,而此一皇族所遭指控的罪名正是90年前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及将沙皇一家处死的重要正当性依据。最高法院发言人奥金佐夫说:「本院主席团宣布,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镇压毫无理由,并恢复他们的名誉。」<ref>[http://www.epochtimes.com/b5/8/10/1/n2282436.htm 俄法院为末代沙皇家族平反 宣布其为受害者]</ref><ref>[http://news.bbc.co.uk/2/hi/europe/7645776.stm Russia's last tsar rehabilitated]</ref><ref>[http://rt.com/Top_News/2008-10-01/Last_tsars_family_rehabilitated.html Last tsar’s family rehabilitated]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1228123925/http://rt.com/Top_News/2008-10-01/Last_tsars_family_rehabilitated.html |date=2009-12-28 }}</ref><ref>[http://www.nytimes.com/2008/10/02/world/europe/02czar.html?_r=1 Court Rehabilitates Status of a Czar and His Family]</ref>

2009年3月,DNA鑑定结果公布,确定阿列克谢皇储与玛莉亚女大公遭到杀害。<ref>[http://www.cnn.com/2009/WORLD/europe/03/11/czar.children/index.html DNA proves Bolsheviks killed all of Russian czar's children]</ref>

== 婚姻与子女 ==
1894年11月26日在圣彼得堡[[冬宫]]娶[[黑森统治者列表|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维多利亚·爱丽丝·海伦娜·路易丝·比阿特丽丝郡主(Victoria Alice Helena Louise Beatrice),俄罗斯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二人于一个婚礼上彼此一见锺情,但由于亚历克斯信奉路德宗,不愿改信俄罗斯东正教,加上尼古拉二世父母不喜欢亚历克斯的内向性格,二人一直未能成婚。直到后来亚历山大三世身体每况愈下,他希望尼古拉尽快有子嗣,最终同意二人婚事。
[[File:Engagement official picture of Alexandra and Nicholas.jpg|thumb|right|尼古拉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皇后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结婚照(1894年4月)]]
尼古拉二世与亚历山德拉皇后育有五名子女:
{| class="wikitable"
|-
! width="5%" | 肖像
! width="15%" |名字
! width="15%" | 出生日期
! width="15%" | 去世日期
! width="20%" | 备注
|-
| align="center" | [[File:Olga1910.jpg|90px]] || [[欧嘉·尼古拉耶芙娜|奥丽加女大公]]||{{OldStyleDate|1895年|11月15日|11月3日}}||1918年7月17日||终年22岁, 8个月零3天
|-
| align="center" | [[File:Tatiana in court gown 1910.jpg|90px]] || [[塔季扬娜·尼古拉耶芙娜|塔季扬娜女大公]]||{{OldStyleDate|1897年|6月10日|5月29日}}||1918年7月17日||终年21岁,1个月零8天
|-
| align="center" | [[File:Maria Nikolaevna.jpeg|90px]] || [[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玛利亚女大公]]||{{OldStyleDate|1899年|6月26日|6月14日}}||1918年7月17日||终年19岁零22天
|-
| align="center" | [[File:Anastasia1909.jpg|90px]] || [[阿纳斯塔西娅·尼古拉耶芙娜·罗曼诺娃|安娜斯塔西亚女大公]]||{{OldStyleDate|1901年|6月18日|6月5日}}||1918年7月17日||终年17岁零1个月
|-
| align="center" | [[File:Alexei Nikolaevich, Tsarevich of Russia 02.jpg|100px]] || [[阿列克谢 (俄国皇储)|阿列克谢皇储]]||{{OldStyleDate|1904年|8月12日|7月30日}}||1918年7月17日||终年13岁11个月零6天
|}

== 相关条目 ==

== 注释 ==
<small>
{{noteFoot}}
* 尼古拉二世将皇位传给其弟弟[[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 (亚历山大三世之子)|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大公,某些来源将米哈伊尔大公称为俄罗斯帝国最后一代沙皇米哈伊尔二世。但是从法律意义上分析,米哈伊尔本人拒绝继承皇位,没有签署任何即位文件,没有举行登基仪式,所以尼古拉二世才是俄罗斯帝国最后的沙皇。
</small>

== 参考文献 ==
{{Reflist|2}}

{{-}}
{{start box}}
{{s-hou|[[荷尔斯泰因-格托普-罗曼诺夫王朝]]|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name=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
{{s-reg|}}
{{s-before|父亲[[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三世]]}}
{{s-title|[[俄国君主列表|俄罗斯帝国皇帝]]|1894年—1917年}}
{{s-after|[[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帝制被推翻。<br><small> 法定继承人[[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 (亚历山大三世之子)|米哈伊尔二世]]</small>}}
{{end box}}

{{俄罗斯君主}}
{{被布尔什维克杀害的俄罗斯皇族}}

{{DEFAULTSORT:N}}
[[Category:俄罗斯帝国皇帝]]
[[Category:芬兰大公]]
[[Category:最神圣报喜勳章爵士]]
[[Category:末代帝王]]
[[Category:被政变推翻的领导人]]
[[Category:第一次世界大战领袖]]
[[Category:俄罗斯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物]]
[[Category:俄罗斯日俄战争人物]]
[[Category:俄罗斯反共主义者]]
[[Category:被苏联处决者]]
[[Category:被处决的俄罗斯人]]
[[Category:暗杀未遂倖存者]]
[[Category:东正教殉道圣人]]
[[Category:俄罗斯正教徒]]
[[Category:俄罗斯东正教圣人]]
[[Category:丹麦裔俄罗斯人]]
[[Category:德国裔俄罗斯人]]
[[Category:圣彼得堡人]]
[[Category:反犹太主义]]
135,9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