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锦衣卫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设置原因 ==
[[File:1226e2188e2b494ba30eea94962ee608 th.jpg|缩略图|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24/1226e2188e2b494ba30eea94962ee608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59619168_526303  来自搜狐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朱元璋设置锦衣卫以驾驭不法群臣为目的,《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世宗嘉靖时期是锦衣卫权力鼎盛时期。此期的锦衣卫权力程逐步上升趋势,待陆炳执掌卫政之时,锦衣卫权力达到顶峰,卫权甚至超越厂权,东厂亦为之低头俯首。史书上对隆庆、万历时期的锦衣卫人事变迁少有记载。万历初期,[[朱希孝]]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对权力的行使可谓规规矩矩,不扩大事态,严格遵守规矩,对事物的处理比较谨慎。万历十年,[[刘守]]为锦衣卫都督,其与东厂狼狈为奸,作威作福,虽对锦衣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了锦衣卫与东厂互利互惠、相互合作的局面。万历后期,神宗久久不理朝政,此时非法羁押、长期监禁的情形普遍存在。此时锦衣卫权力不及东厂之势。{{NoteTag|马艺洋.明朝锦衣卫的权力运行与评价:《法制与社会》,2018 (2)}}
[[File:1226e2188e2b494ba30eea94962ee608 th.jpg|缩略图|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724/1226e2188e2b494ba30eea94962ee608_th.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59619168_526303  来自搜狐网]]]
* '''明末时期'''
<p style="text-indent:2em;">锦衣卫权力低于东厂,沦为其附庸。自万历年间,明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朝廷分崩离析,大臣们结党自拥,大太监[[魏忠贤]]权倾内外。熹宗初期,[[刘侨]]为锦衣卫镇抚司指挥,因为人正直,“不肯献媚,不肯杀人” ,遵纪守法,魏忠贤便借势将其削馆免职。随后,田尔耕投靠魏忠贤,甘愿作其义子。其为人“阴险狡诈”,又因其“缉捕有功”升为锦衣卫都督。{{NoteTag|马艺洋.明朝锦衣卫的权力运行与评价:《法制与社会》,2018 (2)}}
* '''侦缉廷杖'''
<p style="text-indent:2em;">廷杖就是把触怒皇帝的大臣拖出午门杖打。负责行刑的就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受杖官员被扒掉官服,用草绳捆绑,趴在地上,受杖80棍,行刑校尉每5棍一换,共用16人。行刑校尉以司礼监太监的表情动作为下杖轻重的依据:若太监两脚成外八字张开,受刑之人尚能留下一条性命;若太监两脚尖靠拢,受刑之人就要毙命杖下。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负责侦察、缉捕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File:107672506.jpg|缩略图|右| [http://img1.gtimg.com/ent/pics/hv1/31/220/1655/107672506.jpg  原图链接] [https://ent.qq.com/a/20140717/044979.htm  来自腾讯娱乐]]]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时期,因为锦衣卫有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朱元璋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他们的这项职能。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他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明宪宗成化年间又增铸了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专呈皇帝,毋须通过指挥使转达,使锦衣卫北镇抚司成为皇帝直辖的司法机构,权力达到极致。负责侦察、缉捕的锦衣卫官校称为“缇骑”。由于权力缺乏限制,他们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
 
* '''军事特务'''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锦衣卫必须防患于未然。他们于是时时出动,刺探可能威胁皇权、危害朝廷的行为和言论,并捉捕和审讯嫌疑人。他们的这项任务被皇帝特许,并逐渐演变为军事特务的职能。明初,“ 胡蓝之狱” 、“ 郭恒案” 、“空印案” 多有锦衣旗校奉命活跃其间。{{NoteTag|廖元琨.锦衣卫与明代皇权政治:《北方论丛》,2008 (4):87-91}}
<p style="text-indent:2em;">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被撤销,只相隔一个月明宪宗又恢复西厂。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File:Bw8h% 3D1fxsaGPsXNU1Z8VTkJxJmJJeBbH3nmIc9g8UN6Q11534838675697.jpg|缩略图|右|   [http://dingyue.ws.126.net/bw8h=1fxsaGPsXNU1Z8VTkJxJmJJeBbH3nmIc9g8UN6Q11534838675697.jpeg  原图链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POCLFPM0516RMB1.html  来自网易网]]]
<p style="text-indent:2em;">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p style="text-indent:2em;">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File:Bw8h% 3D1fxsaGPsXNU1Z8VTkJxJmJJeBbH3nmIc9g8UN6Q11534838675697.jpg|缩略图|右|   [http://dingyue.ws.126.net/bw8h=1fxsaGPsXNU1Z8VTkJxJmJJeBbH3nmIc9g8UN6Q11534838675697.jpeg  原图链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POCLFPM0516RMB1.html  来自网易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可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 。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