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增加 7,52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香港人民广播电台是一个已停止运作的网上电台,简称“人民台”。是因应2004年中旬,因为电台名嘴…”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香港人民广播电台是一个已停止运作的网上电台,简称“人民台”。是因应2004年中旬,因为电台名嘴封咪而需寻找另一发声途经而成立。最初的成立宗旨包括组建一个本地的社区电台、不接受政治团体捐助及参与运作,并由义工独立运营,接受市民捐助为主要经费来源。而香港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是一个香港注册社团,其社团注册法人包括时事评论员王岸然、资深媒体人梁锦祥及圣公会牧师冯智活。<ref>[http://www.ln.edu.hk/mcsln/26th_issue/criticism_03.shtml 阮兆倫:〈網上電台 發展剛進入後過渡期? 〉],《文化研究@嶺南》,第二十六期 (2011年10月)。內文:但2004年卻是網上電台發展另一重要里程碑,當年,兩位在傳統電台極有影響力的主持人鄭經翰與黃毓民因一連串的恐嚇事件而被迫「封咪」,最後更被任職的商業電台解僱,引發一般市民對香港言論自由縮窄產生疑慮,對網上電台這種新發展媒體開始產生憧憬。但是,當年由於大氣電波被政府與私人財團把持,而申請電台牌照過程困難重重,因此,一些時事評論家和一些社會運動活躍人士有鑑於缺乏言論發表空間,在名咀封咪事件被鬧得熱烘烘的時候,紛紛出來開辦網台。其中以王岸然和一些活躍社會運動人士所辦的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特別為人所認知。</ref><ref>[http://www.inmediahk.net/node/5735 鄭宇碩:〈整合網絡電台力量〉],《星島日報》,2004年12月17日。</ref> 最初的成立宗旨包括組建一個本地的[[社區]]電台、不接受政治團體捐助及參與運作,並由義工獨立運營,接受市民捐助為主要經費來源<ref>[http://rthk.hk/mediadigest/20110915_76_122787.html 情感動員的新一頁:香港社會性媒體動員],香港電台,草根起義(2011)</ref>。而香港人民廣播電台同時是一個香港註冊[[社会团体|社團]],其社團註冊人包括時事評論員[[王岸然]]、資深傳媒人梁錦祥及前[[立法局]]議員、[[聖公會]][[牧師]][[馮智活]]。

==歷史沿革==
2004年6月28日,人民台假座銅鑼灣[[教協]]會址開記者招待會,宣佈啟播。<ref>[http://fungchiwood.tripod.com/prhk-press-con.htm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http://prhk.org 啟播」]。內文: 我們將於2004年6月28日(星期1) 下午5時正

假銅鑼灣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香港銅鑼灣堅拿道西15號永德大廈閣樓)

舉辨有關成立香港人民廣播電台之事的記者招待會。

出席記者會人士:王岸然、馮智活

查詢:馮智活 (9323 9693)

成立香港人民廣播電台

鑑於香港的傳媒長期以來不是被操控在政府或左派就,是在資本家的手裏;歷來欠缺公營,真正能代表公民社會利益的傳媒;特別是社會上各弱勢社群和邊緣人士的聲音長期以來被排斥在大氣電波之外。再者,近日的名嘴相繼被迫封咪事件,更令人感覺香港的言論自由正處於水深火熱,汲汲可危之中。

一羣有心的香港市民有見及此,决意效法外國一百零六個國家已經擁有超過 3千個社區電台 (Community Radio Movement) 的經驗,準備成立一個由一般市民管理,制作及擁有的公眾大氣電波電台。這將是一個不接受商業廣告,不接受政府或財團資助的非牟利團體,以保証電台的獨立性。

短期內我們先以網上電台(網址:http://prhk.org)形式開始廣播,並會盡早向港府申請開辦大氣電波電台。

發起人( promoters ): 王岸然(發言人)、馮智活 (發言人)、林超榮、杜耀明、金虹、梁錦祥。</ref> 6月29日正式啟播。<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40629/4141216 〈人民廣播電台今晚啟播籲上街〉],《蘋果日報》,2004年06月29日。</ref>

2004年7月,人民台申請註冊。但四個月後,仍未獲批准,引起社運界關注。<ref>[http://www.inmediahk.net/node/3358 〈請支援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獨立媒體》,2004年11月23日。</ref><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41124/4462071 〈人民電台註冊受阻〉],《蘋果日報》,2004年11月24日。</ref>

人民台依賴義工運作,<ref>[http://www.epochtimes.com.hk/archive/200504/Issue502A/502A-00-01-3.html 專訪民間電台主持王岸然 「港言論空間無縮小但無形壓力益大」],《大紀元時報》,2005年4月2日。</ref> 始終是業餘廣播,雖偶有佳作,也是難與傳統電台廣播競爭。不過,由於網台成本不高,後續力堅韌。而傳統電台已經變質,時常受到來歷不明的政治干預,令到主持與聽眾投身網台。<ref>馬傑偉,吳俊雄主編:《普普香港:閱讀香港普及文化2000~2010(一)》(香港:香港教育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頁413-414。</ref> 人民台就此不斷成長,超越同期「[[四十五條關注組]]」的 Radio45、[[公民黨 (香港)|公民黨]]的 CP Radio、[[黎則奮]]的 Radio 71,成為最具規範、最多人收聽、最有影響力的網上電台。<ref>[http://www.museum.nccu.edu.tw/word/4674302013.pdf 葉陰聰:〈政治新力量:香港獨立媒體的發展〉],《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九期 (2009年4月),頁221-239。</ref><ref>〈真正人民網上電台 另類媒體遍地開花〉],《[[E-zone]]》,(2005年1月),[http://i61.tinypic.com/1zm2gxz.jpg 頁010],[http://i59.tinypic.com/200ed1k.jpg 頁011]。</ref><ref>[http://www.scmp.com/article/477535/heard-mentality "Internet radio has emerged as a popular outlet for disgruntled Hongkongers to air their views. Sherry Lee tunes in to a broadcasting revolution"], "heard mentalit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0 November, 2004.</ref>

經過兩年來的發展和擴充,人民台一度是香港最大的網上電台頻道,主題既有大眾化如時事評論如《風波裡的龍門陣》、《風蕭蕭》,也有娛樂節目《大娛樂家》、[[足球]]分析《波政不分》;人民台的觀點有來自基層也有[[中產]]的聲音。人民台於結束運作前共有兩個頻道,分別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至十二時三十分及星期一、三、五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廣播。

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第一台,簡稱「人民一台」,製作室設在[[蕭若元]]的辦工室,初期在[[銅鑼灣]],後來在[[灣仔區]],主要以播放時事評論及大眾議題為主,播放節目包括《風波裡的龍門陣》及《風蕭蕭》。而第二台則簡稱「人民二台」,製作室設在[[九龍]][[旺角]][[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辦公室內,主要以播放小眾議題及網民自行製作節目為主,播放節目包括《國際自由行》、《港人哲講》、《香港出路》及《網路上的芳鄰》等。人民台星期二晚則與[[街坊工友服務處]]網上電台聯播;星期五晚則會聯播人民二台節目。

為貫徹小眾發聲宗旨,人民台曾在2005年間製作一系列有關基層勞工、住屋的節目,計有《勞動婦女系列》、《基層住屋權益聯盟專訪》等,頗受基層團體好評;而《風波裡的龍門陣》節目亦接受聽眾電郵申請作為節目的嘉賓主持。另外,人民二台部份時段亦供團體或網民自行組合製作節目。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