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陵水黎族自治县

增加 9,0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陵水县09.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30/3570f606457b40219dd77b28b5074e61.jpeg 原图连接][https://www.sohu.com/a/244250195_675146 图片来自艘网]]]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 [[ 海南岛的 ]] 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 [[ 三亚市 ]] 毗邻,西与 [[ 保亭县 ]] 交界,北与 [[ 万宁市 ]] [[ 琼中县 ]] 接壤。陵水县是个以 [[ 黎族 ]] [[ 汉族 ]] [[ 苗族 ]] 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市县。 陵水县始置于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1987年12月31日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   。截至2016年,辖11个乡镇、116个行政村,1个乡镇农场,585个自然村,1160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南平、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2018年12月,陵水黎族自治县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陵水县属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著名景点有分界洲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猴岛、香水湾 。*<ref>{{ cite web | url=https://m.sohu.com/a/217995646_650971 | title=大家好,我叫陵水,很高兴认识你! | date=21 一月 2018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23 三月 2020 }}</ref>
==建制沿革==
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为南交之地,秦为象郡外缴,汉为詹耳郡地。
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汉军平定越地在 [[ 海南岛 ]] 上置珠崖、詹耳两郡,领十六县,陵水属珠崖郡山南县。 公元前46年(汉元帝初元三年),改珠崖郡为蛛卢县,属合蒲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置崖、詹、振三州,陵水县属振州。 662年(龙塑二年),置万安州,陵水改属万安州,五代因之。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改万安州为万安军,领万安、陵水等四县。 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废万安军,陵水县改属琼州。 1143年(绍兴十三年),复设万安军,陵水县还属万安军。元因之。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升琼州为府,陵水县属琼崖妥蜻处,1913年(民国二年),陵水县属琼州镇守府。 从1921年(民国十年)始,陵水县先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妥蜻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 1927年至1931年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 1945~1946年成立陵保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2年。 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建置二年。 1950年4月28日,陵水县解放。 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 1954年1月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2月,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合并为榆林县,次年2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
1962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恢复,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 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
==行政区划==
 截 至2016 至2011 年,陵水黎族自治县 辖11 辖2 乡9个镇:椰林 、116个行政 、新 ,1个乡 农场,585个自然村,1160个村民小组,境内有南平 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 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 山林业局 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地理环境==
2012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实现78.5亿元,同比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57亿元,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亿元,增长44.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54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389元,增长1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14亿元,增长15.5%。全县经济实现了速度、效益、质量同步协调发展。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5.9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4.4亿元,增长 18.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7:19.3:48.0。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698元,比上年增长9.9%。
 
===第一产业===
 
2016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680322.47万元,比上年增长4.0%(按可比口径,下同)。分行业看,种植业完成增加值3354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7.9%。林业完成增加值22783.70万元,比上年增长4.5%。畜牧业完成增加值68816.62万元,比上年下降-6.7%。渔业完成增加值211033.4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2202.94万元,比上年增长5.7%。
 
===第二产业===
 
2016年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5.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依然是全县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5.8%;规下工业全年增加值 0.7亿元,同比增长4.3%。 2016年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 2016年全县开发性房地产业增加值全年完成 24.3亿元,增长34.6%。全年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616.9万平方米,增长12.7%;销售面积173.2万平方米,增长70.6%;房屋销售额284亿元,增长63.1%。
 
===第三产业===
 
'''财政 '''
 
2016年全县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290万元,比上年下降 0.2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4456万元,增长1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7638万元,增长36.2 %,其中民生投入483250万元,增长32.2 %,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 %。财政各项支出中,教育支出67531万元,下降 16.1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302万元,下降3.5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3622万元,增长3.8 %;农林水事务支出90663万元,下降19.5 %;住房保障支出57292万元,增长171.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631万元,下降23.5 %;节能环保支出3952万元,增长11.4 %;交通运输支出6312 万元,下降6.7 %。
 
'''固定资产投资 '''
 
201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8亿元,比上年增16.5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155.4亿,下降0.7%,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投资比重为76.6%。 2016年省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914.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3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5.7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0.96%。纳入省计划的县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2.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7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95亿元,年度完成投资率104.43%。
 
'''物价'''
 
2016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8%(全省平均价格)。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5.1%,居八大类价格之首;其次是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6.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增长0.1%。
 
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2亿元,增长9.8%。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8%,商品零售同比增长9.8%。从经营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亿元,增长10.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增长3.3%。从消费总额看,城镇消费占91%,依然是拉动全县消费市场增长的亮点。
 
'''金融业'''
 
2016年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6.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5.4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7%。 2016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0.51亿元,增长37.8%;人身险业务收入0.92亿元,增长21.1%。
==社会==
陵水县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 社会保障方面,2010年落实8247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补发工作,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参合农民23.8万人,参合率9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4.3万人,参保率达90%以上,完成海南省下达的任务;城乡医疗救助2.24万人次,救助金750万元。累计落实兑现城乡低保对象7512户。认真抓好救灾救济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困难。 就业方面,2010年陵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067个,安排部分被征地农民、下岗失业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并解决了464名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558人,超额完成全年就业再就业任务。
 
===旅游事业===
 
201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334.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8%。其中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77.16万人次,增长6.7%;旅游总收入15.13亿元,增长11.6%。
 
===邮电事业===
 
2016年邮政业务总量285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3%。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8600户,同比增长20.8%;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440户,农村电话用户29160户。年末移动电话(三大运营商合计)用户88437户。年末互联网用户(三大运营商合计)52382户。
 
===人民生活===
 
2016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8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全县住户存款809419.99万元,增长18.0%。
 
===劳动就业===
 
2016年全县新增就业岗位0.69万人;比上年增长7.4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保持在较低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0.9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37%。劳动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31人。
 
===教育事业===
 
2016年普通高中招生1694人,下降4%,在校学生5121人,下降2.3%。普通初中招生3765人,下降3.2%,在校学生10475人,下降0.7%,初中毛入学率93.5%。普通小学招生5863人,增长6.5%,在校学生31501人,增长9.2%,小学净入学率100%。全年教育扶贫(移民)学生达2892人。全县公办幼儿园21所(含未开园),新建、改扩建乡镇幼儿园3所。增长33.33%。全年引进优秀校长和教师4人。
===卫生事业===
2009年陵水县切实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完成了“五大”公共卫生项目,有701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加强防治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成立了陵水县中医院。加强人口的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2010年完成了45间农村卫生室建设,动工建设县皮防所等基础工程。圆满完成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制订的22项妇女儿童与健康指标任务。积极落实医改工作任务,陵水全县有21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工作扎实开展,参合人数达25.2万人,全年新农合制度补偿23.4万人次,补偿金额2350.04万元;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出生率15.57‰,比海南省下达的指标低0.13个千分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医疗管理制度,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结合民主评议医院,创建平安医院;重点抓开单提成,索要红包等方面整治。加快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和技术培训及三基考核,加强病房管理及病历书写,医疗质量明显提高。不断加强陵水县人民医院和陵水县中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县医疗的龙头作用。2011年1~9月份县人民医院诊疗109554人次,抢救住院危重病人625人次,抢救成功率95.68%,下乡义诊8次,免费诊疗2562人,业务收入3627.4万元,与2010年同比增长16.7%。陵水县中医院诊疗43312人次,义诊500人,业务收入418万元。乡镇卫生院诊疗38502人次,业务收入2346万元。全县医疗卫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与上年持平。全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6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年末乡镇卫生院20个。全县共有医院病床80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52人。其中执业医师335人(含执业助理医师248人),注册护士539人;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1535例;报告死亡3例;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每十万人有113.79/10万;死亡率每十万人有0.20/10万。
陵水县主要医疗机构有:陵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陵水县人民医院 等。
 
===扶贫事业===
 
2016年完成标识脱贫13823人,完成比例为101.7%。减少贫困人口13823人,完成比例为101.7%;实现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发展生产脱贫,整合投入特色产业资金681万元,实施项目4个;重点扶持2个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投入旅游开展资金0.7亿元;实现贫困人员转移就业7520人;改造贫困户危672户;148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投入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786万元,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植瓜菜、养牛、养羊、等产业;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40万元,抓好雨露计划中专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扶贫技能培训。实施1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危房改造、美丽乡村等建设。
 
===安全生产===
 
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323起,增长4.4%;造成死亡12人,下降7.69%,直接经济损失25.05万元,下降33.90%。
 
===文化体育===
 
2016年末全县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含社会民营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有线电视实际用户达57645户,比上年增长18.4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14%和93.58%。扎实推进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完成全县100个文化馆建设。积极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完成放映2174场次。 2016年我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陵水)国际羽毛球挑战赛、2016陵水国际潜水节、海南省“三打三”篮球赛陵水站、全省男子排球联赛、“陵水杯”国际象棋城市邀请赛、乒乓球中欧明星表演赛、全国自由式摔跤冠军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陵水赛段、全国华人羽毛球锦标赛、全国广播舞大赛陵水总决赛、2017年陵水“元宵喜乐汇”广场健身操(舞)总决赛选拔赛、中华龙舟大赛陵水总决赛、全国羽毛球业余俱乐部杯赛陵水总决赛、NBL篮球争霸赛等重大赛事。
 
===生态环境===
 
2016年末城镇污水处理日均处理达1.388万吨,增长42.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82%,增长8.36%。2016年末有6个垃圾转运站和1个填埋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2016年造林绿化面积232.3公顷,比上年下降47 %。森林覆盖率61.3%,比上年增长0.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57%。年末全县有自然保护区 2 个,其中国家级 1 个,省级 1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981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29533万公顷,省级0.10283 万公顷。
===住房保障===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