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京奔驰汽车

增加 12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京奔驰汽车.png|350px|缩略图|右|<big>北京奔驰汽车</big>[http://www.afinance.cn/qc/UploadFiles_2315/201706/20170601182338205.png 原图链接][http://www.afinance.cn/qc/qcxx/201706/1770092.html 来自 金融网 的图片]]]
''' 北京奔驰汽车 ''' ,全称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奔驰,由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 ]] 和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汽车制造公司。
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 [[ 企业 ]]
==历史==
2005年6月时成立,全称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北京 [[吉普车| 吉普汽车 ]] 有限公司。2007年时,伴随其总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分家,而易名为北京奔驰汽车。
==品牌架构==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 [[ 中国 ]] )投资有限公司的中、美、德合资经营企业 2005年6月,国家商务部和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批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重组、变更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投资总额增至60291.4884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至40074.9784万美元,其中: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一方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座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总面积为198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厂房占地面积为210000平方米,8万辆生产能力中25000辆为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两大系列轿车产品,是一座拥有世界汽车制造业最先进技术与制造水平、最优秀品牌和现代化管理,且融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百年历史、享誉全球的世界第一汽车品牌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系列轿车是企业开局的核心产品。第一批最新款式奔驰E280轿车于2005年11月份生产,并于12月份上市。企业严格遵循梅赛德斯-奔驰的现代化生产与管理体系运作,从而确保产销的每一辆汽车都达到全球统一的高质量标准。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国际汽车巨头参与中国汽车工业重组的力作。此次重组为北京奔驰公司开创了企业发展的“六新”:新名称、新股东、新产品、新管理团队、新管理理念、新生产厂区
2005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商务部]]和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批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重组、变更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投资总额增至60291.4884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至40074.9784万美元,其中: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一方出资占注册资本的50%。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座落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总面积为198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厂房占地面积为210000平方米,8万辆生产能力中25000辆为梅赛德斯-奔驰E级和C级两大系列轿车产品,是一座拥有世界汽车制造业最先进技术与制造水平、最优秀品牌和现代化管理,且融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百年历史、享誉全球的世界第一汽车品牌的[[梅赛德斯-奔驰E级]]系列轿车是企业开局的核心产品。第一批最新款式[[奔驰E280]]轿车于2005年11月份生产,并于12月份上市。企业严格遵循[[梅赛德斯-奔驰]]的现代化生产与管理体系运作,从而确保产销的每一辆汽车都达到全球统一的高质量标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国际汽车巨头参与中国汽车工业重组的力作。此次重组为北京奔驰公司开创了企业发展的“六新”:新名称、新股东、新产品、新管理团队、新管理理念、新生产厂区。 其意义一是资本重组,新增了注册资本,重新调整了中外方各股份比例;二是产品系列的重组、品种的扩展与 [[ 技术 ]] 的升级,从原来生产吉普、 [[ 三菱 ]] 品牌的SUV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车产品,扩展到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和 [[ 克莱斯勒 ]] 品牌等轿车,使其成为国际品牌众多、产品系列丰富的汽车制造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三是管理层重组,使之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年轻化,集中多方人才,打造世界级企业;四是营销服务网络重组,使之更加完善;五是新工厂的重建,使其能适应企业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75,9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