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是 [[ 隋唐 ]] 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 [[ 封建王朝 ]] 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 [[ 九品中正制 ]] 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 [[ 隋朝 ]] 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20世纪清末初废除。
==科举策略==
科举制的 [[ 殿试 ]] 部分是由 [[ 皇帝 ]] 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举的前身。到 [[ 明朝 ]]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考试类别==
折叠 === 殿试=== 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 [[ 三甲 ]] 。一甲三名,赐“ [[ 进士及第 ]] ”的称号,第一名称 [[ 状元 ]] (鼎元),第二名称 [[ 榜眼 ]] ,第三名称 [[ 探花 ]] ,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二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三甲的第一名称为“传胪”赐“同进士出身”称号。由于二甲第一名与三甲第一名名称相同,所以判断某人属于二甲还是三甲,就从赐予的称号为准。折叠 === 会试=== [[ 明清 ]] 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 [[ 会试 ]] 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折叠===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 [[ 秋闱 ]] (闱,考场)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 [[ 举人 ]] ,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亚元。 === 童生试=== 童生试 也叫“ [[ 童试 ]]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 [[ 县试 ]] 、 [[ 府试 ]] 和 [[ 院试 ]] 三个阶段,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