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3
次編輯
變更
三坑老街
,無編輯摘要
'''三坑老街'''(又稱三坑子老街)是龍潭相當知名的傳統[[客家]]聚落,由於此為龍潭開發較早的地區,故有「龍潭第一街」之稱。原來「坑」在客語裡就是指小水渠的意思,三坑子此處有三條水流(蔗蔀坑、 火劫尾坑、鴨母坑)匯集進入[[大漢]]溪,因此早期坐擁水利之便,為楊梅和龍潭的貨物集散地,十分發達,後來由於水利設施如[[石門水庫]]的興建而使水位下降,因此三坑老街也漸漸沒落,現在成為一客家觀光老街。從老街往後走,可以到達石門大圳自行車景觀步道(三坑鐵馬道),這裡在春天有美麗的[[山櫻花]]美景,四、五月時也有[[[油桐花]]小徑可以欣賞,水源帶來了良好的生態,偶能聽見鳥鳴和翩翩起舞的 [[ 蝴蝶 ]] ,但要注意蚊蟲叮咬。
三坑子老街就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饒富古味,吸引許多遊客駐足。三坑子老街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另外也是「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一起」等片拍攝地,值得一遊。三坑子的起源可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直到乾隆9年(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該地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 [[ 大漢溪 ]] ,於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即為三坑子地名之起源。
走進三坑老街,便可以看到「黑白洗」,這是以前婦人洗滌 [[ 衣服 ]] 的地方。狹窄又彎曲的三坑老街,汽車難以通行,這種街巷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一,刻意做成彎路,好讓盜匪知難而退。短短的老街,保有舊有的步廊式建築風格,特色小店販賣著客家特產:菜包、草仔粿、 [[ 牛汶水 ]] 、 [[ 桔醬 ]] 等。老街走到底,就是三坑老街聚落的核心─永福宮,建於[[乾隆]]56年(西元1791年),目前主祀 [[ 堯 ]] 、 [[ 禹 ]] 、 [[ 舜 ]] 三官大帝,也是當地居民的 [[ 信仰 ]] 中心。另外,大溪月眉至龍潭三坑水岸觀光綠廊以大溪石門大圳與龍潭三坑老街為端點,可一次體驗埤圳風光、農野景致以及 [[ 人文 ]] 老街的多重樣貌。<ref>[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07&id=A12-00240 三坑老街 (台灣旅遊網)]</ref>
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化三坑為三康。
其實黑白洗名稱來源有兩個:其一是說這裡的水源來自兩方,一個來自乾淨清澈的水庫,一個來自較濁的溪流,一清一濁就像是一黑一白一樣混在一起,所以稱之「黑白洗」;其二原因就跟大家想的一樣,因為這裡都是當地人拿來洗一些有的沒有的,像是 [[ 蔬菜 ]] 、農具、或是 [[ 衣服 ]] 等等,所以就稱之為「黑白洗」。黑白洗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早期居民為了開墾方便而掘了一個三坑圳,後來居民為了方便日常 [[ 生活 ]] 洗滌用途,就在三坑圳旁挖一個小水坑。
===永福宮===
有信仰的地方就會發展出聚落,永福宮就是三坑老街的信仰中心。裡面一開始是祀奉 [[ 三山國王 ]] ,後來改以 [[ 三官大帝 ]] (堯、舜、禹)為主,三山國王為配祀,另外裡面也有配祀開漳聖王。
===步廊式街屋===
===客家粄食:菜包、湯圓、牛汶水===
客家特色美食--牛汶水。 [[ 牛汶水 ]] 是客家耕田休息時的小點心,類似 [[ 麻糬 ]] 或 [[ 湯圓 ]] 的一種粄食,佐以黑糖薑汁、 [[ 花生 ]] 、 [[ 芝麻 ]] 一起食用,之所以稱為牛汶水,是因為放在黑糖薑汁中看起來很像躺在泥水裡只露出頭和背的樣子,牛汶水中間捏出一個凹陷,更像是 [[ 水牛 ]] 在戲水過後留下的槽臼凹痕,因此稱之為「牛玩水(牛汶水)」。青錢第古厝
===青錢第古厝===
===三坑鐵馬道===
這裡是封閉只能給遊客步行或自行車通行的步道,龍潭是大漢溪上游地帶,而三坑這裡則是匯集三條小水流進入 [[ 大漢溪 ]] ,因此沿著三坑鐵馬道和大漢溪往下游前進,可以一路騎至大溪橋、大溪老街,最終抵達月眉自行車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