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
次編輯
變更
臺北城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臺北城</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
|<center><img src="https://4.bp.blogspot.com/-WDgYmlvEgWM/WA4RjiQP6CI/AAAAAAAARQ4/47O43f_aW6o8KrjHp9qHPoTQhUPrkoTIACLcB/s640/20161024_172927.jpg" width="280" > </center>
*進入臺北城後,日本殖民政府方面對於原來設計中帶有防備日本性質的臺北城之存在價值,初始也曾有過不同議論。之後於日本明治30年(清朝光緒23年、西元1897年)成立的「臺北市區計畫委員會」開始研議拆除舊有城牆,隨即在明治32年(清朝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原有清朝時代建築物(如[[文廟]]、[[武廟]])等一起予以拆除。
*於明治33年(清朝光緒26年、西元1900年)臺灣歷史首次正式實施的都市計劃之中,臺灣總督府「臺北城內市區計畫」所進行的[[市區改正]]不但將所有護城河填平,將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並以增闢九個城門為由,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也就是此時開始被拆除。
*而真正開始大規模地拆除城牆,約在明治34年(清朝光緒27年、西元1901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前後。該計劃重點乃加快原本已在進行中的拆除城牆工事。於該計劃中,臺北城的所有城門本應該全數拆除;不過因為拆除西門後的民間反彈壓力,讓總督府改變原計畫,留下了還沒拆除的北、東、南、及小南門。到了明治37年(清朝光緒30年、西元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臺灣總督府幾乎已將臺北城所有城牆拆除。拆除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建造[[臺北刑務所]](今日之臺北監獄遺跡)與兵營區(之後曾成為[[國防部陸軍司令部|陸軍總司令部]]所在,今日已改建為[[中正紀念堂]])。此段圍牆現為 [[ 市定古蹟 ─]],'''[[臺北監獄圍牆遺蹟]]''',也有一部分成為'''[[臺北北警察署]]'''(現在的[[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也有一部分作為圍牆(在大同區長安西路336號後方巷子)。
*明治42年(清朝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以舊城牆原有範圍與基石為準而興建,寬度四十公尺的臺北環城道路「[[三線路]]」正式完工。之所以被稱為三線路,是因為道路仿照歐洲都市規劃範例,於路中設置兩大綠地作為分隔島,將路面區分為「三塊」之故。日本殖民政府在三線路沿線刻意營建的的仿西洋式建築景觀秀麗,富異國情調,當時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日本昭和初年間(約西元1930年代),臺灣引進西洋風俗,開始興起[[自由戀愛]]風氣,三線路一帶成為臺北市區內約會散步的好地方。在膾炙人口的民謠《[[月夜愁]]》第一段歌詞中便有以下敘述:「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充分表達出在三線路焦急地等待戀人的心情。而 臺北小調,也對此三線路有所描述:「獨自<nowiki>無精打采</nowiki>,榕樹成排,連月兒影子,對等待的人都顯得纖細如柴。徬徨的心,也繞三線路徘徊。明知是妳不捨,我不放的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