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百日咳

增加 14 位元組, 4 年前
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
百日咳常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其他年齡層亦可能發生,但症狀較輕微或不明顯。以[[美國]]為例,1940年代後由於 [[ 疫苗 ]] 預防注射、良好的營養及醫療設施之改善,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1960年報告病例每10萬人口約8個人,到了1970年每年發生率小於5,000例,1980~1990年平均每年發生率2,900例(每10萬人口約1個人),在1992~1993年發生率突然增加,原因不明。國際上在1996年也同樣有發生率增加的狀況。現在美國每年平均報告病例3,000~5,000例。臺灣過去40年來由於預防注射普及,百日咳發生率逐年下降,從1955年每千萬人口775人降至1977年每千萬人口僅4人左右,而1977年之後至今僅有少數零星病例;死亡率也從1955年每千萬人口43人降至1958年每千萬人口不及10人,而自1975年之後至今並無死亡病例。但在1992年5月,[[ 花蓮縣| 花蓮]]地區爆發流行後,蔓延至[[臺灣]]各縣市,全年共報告226例,發生率每千萬人口約111人,又回復到1958年時之高發生情形。1993~1996每年平均報告80~90例,1997年報告病例又增加至477例,由流行曲線圖看來和美國似乎有相同情形,每3~5年出現一流行高峰。2001~2003年每年平均報告之通報個案呈現趨緩,大約維持在170~200例之間左右。
==傳染窩==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