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不觉技痒

增加 3,47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不觉技痒》[ bù jué jì yǎng ]'''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成语造句:今…”
'''《不觉技痒》[ bù jué jì yǎng ]'''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成语造句:今听此言,不觉技痒,如何不喜。(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成语使用: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急于表现自己的特长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近义词:见猎心喜<ref>[https://m.hujiang.com/xx_cyu/bujiaojiyang/ 不觉技痒是什么意思及造句]</ref>

==释义==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出处==

汉,应劭《风俗通 声音 筑》:“渐离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意思==

擅长或爱好某种技艺的人,一遇机会就急欲表现, 好象不表现身上痒痒的而忍耐不住。技:技艺。形容身怀技艺的人, 一遇到合适的场合就要表现。亦简作“伎痒”

==古例==

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性既好文, 时复短咏,虽是庸音,不能阁笔。有渐伎痒, 更同故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今听此言, 不觉技痒,如何不喜!”

==故事==

战国后期,燕国有个击筑(一种乐器) 名手, 叫高渐离。他同荆轲是好朋友。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却因此丧命。秦王通令捕捉燕太子丹和荆轲的同党, 高渐离就改名换姓, 逃到一个偏僻的小地方给人家当一名佣工, 躲藏起来, 有一次,主人家设宴款待来客, 席间有人表演击筑。高渐离听了, 不觉技痒,并且忍不住评论起来, 说那些地方演奏得好,那些地方还不够。主人得知, 便叫他当众表演。他的高超技艺受到在座的人一致赞赏。高渐离也因此暴露了身份。他干脆打开箱子, 拿出久藏的心爱乐器, 换上旧时服装。大家又惊又喜, 主人也就不再把他当作佣工, 而把他作为贵宾来招待了。<ref>[https://www.kekeshici.com/hanyuweb/chengyugushi/217.html “不觉技痒”的意思、出处、故事]</ref>

*1、在前往大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之前,全清哥哥给语希和璐昀讲述了“不觉技痒”的成语典故。

==造句==

*2、杰夫学院的Franklin以为:用“不觉技痒”造句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3、其起正在认真地回想韦应物的诗《登乐游庙作》,身着宝石红色多尔切加巴纳衬衫的南宫若山正全神贯注地在使用青色的铅笔描郑光祖的工笔画,脑门和童蕾有几分像的巧雯老师出人意外地走过来,要她用成语“不觉技痒”造句,她的汗刹那间冒了出来。

*4、今听此言,不觉技痒,如何不喜!当时来到外面,众人与缁氏行礼。

*5、张凤雏见这许多弓箭,不觉技痒,因在架上取了一张小弓,开了一开。

*6、今听此言,不觉技痒,如何不喜。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7、成语不觉技痒出自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筑》:“渐离变名易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伎痒,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ref>[http://www.baiven.com/i/85/336090.html 不觉技痒造句]</ref>

==视频==
<center>
<center> '''不觉技痒'''</center>
{{#idisplay:l0303eaq8mq|650|450|qq}}
</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8,0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