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Su-33战斗机

增加 1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Su-33战斗机.jpg|350px|缩略图|右|<big>Su-33战斗机</big>[http://photocdn.sohu.com/20111203/Img327757849.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11203/n327757846.s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Su-33战斗机 ''' (又称为苏恺33战斗机,简称苏-33,俄文:Су-33,拉丁字母转写Su-33)是一架由 [[ 俄罗斯 ]] 苏霍伊公司所开发生产的单座多用途 [[ 舰载机 ]] 。由于Su-33是由Su-27战斗机所衍生出来的舰载机种之一,因此延续了Su-27的北约代号,被称为侧卫D型(Flanker-D)。苏-33于1987年8月17日首次飞行。在战机世代上为第四代战机。
Su-33主要部署于俄军唯一的现役 [[ 航空母舰 ]] 库兹涅佐夫号上,由于 [[ 库兹涅佐夫号 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 采用滑跳甲板而非与美国航舰一样使用弹射器,故需要依赖本身动力起飞,起飞时不能满载油弹(为了避免飞离甲板的瞬间机身过重翻覆)是Su-33的致命缺陷,故无法跟 [[ 美国海军 ]] 战斗机一样能执行远洋作战。目前因为 [[ 印度海军 ]] 从俄国引入了封存状态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所以只会购买米格-29K舰载机,而俄军在未来也打算以新建造的米格-29KR取代俄军的Su-33,这批早期Su-33也因为缺乏升级,逐渐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所以被俄罗斯退役。
==测试机==
Su-33原本军方代号为Su-27K(K指海军型),苏霍伊开发代号 T-10K。第一架原型机 T-10K-1 (编号蓝色 37)由Viktor Pugachyov驾驶,于1987年8月17日在 [[ 乌克兰 ]] 尼特卡(NITKA)基地进行首飞。第二次试飞为同年12月22日[1] ,同样在 NITKA基地进行。NITKA基地是 [[ 苏联 ]] 舰载机试验平台所在,包括Su-27K及MiG-29K等舰载机都在此处进行滑跃板起飞验证, [[ 飞行员 ]] 同样会在此地练习着舰降落练习。
==正式量产==
19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继承苏联的俄罗斯初期财政拮据,Su-27K量产型订单被降至24架。此时因为俄罗斯无法支撑航空母舰的花费,已生产的数 架Su架[[苏-27SK |Su-27SK]] 只能充当陆基战机使用。
1995年12月至1996年3月之间,库兹涅佐夫号前往 [[ 地中海 ]] 执行远航训练时,舰上搭载两架Su-25UTG、9架K-27和13架Su-27K。然而其正式服役是在1998年8月31日,由第279舰载战斗机团操作并正式更名为为Su-33。俄罗斯海军目前仍有19架Su-33正在服役,目前已经规划由MiG-29K取代。因为无法自俄罗斯手中购买,中国并不知道俄罗斯版本Su-33的详细资讯。中国人于是借道从乌克兰取得一架原型机从头开始重新研究,随后推出了自己规格的产品 [[ 歼15 ]] ,使得虽然俄罗斯将不再延续Su-33的地位,但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中国海军 ]] 则会以自行改造的仿制品继续研制此系列。
251,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