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干涉 (物理學)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杨氏双缝干涉'''<br><img src="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杨氏双缝干涉'''<br><img src="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5698308/88/images/9/%E4%B8%89%E3%80%81%E6%9D%A8%E6%B0%8F%E5%8F%8C%E7%BC%9D%E5%B9%B2%E6%B6%89+1%E3%80%81%E8%A3%85%E7%BD%AE%E4%B8%8E%E5%8E%9F%E7%90%86+%E5%8C%BB%E5%AD%A6%E7%89%A9%E7%90%86%E5%AD%A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5698308/ 圖片來自slidesplayer]</small>
|}
'''干涉'''(interference)在[[物理学]]中,指的是兩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疊時发生[[叠加原理|叠加]],从而形成新[[波形]]的現象。
例如采用[[分束器]]将一束[[单色光|单色]][[電磁波|光束]]分成两束后,再让它们在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重叠,将会发现在重叠区域内的[[发光强度|光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明暗程度随其在空间中位置的不同而变化,最亮的地方超过了原先两束光的光强之和,而最暗的地方光强有可能为零,这种光强的重新分布被称作“干涉条纹”。在历史上,干涉现象及其[[双缝实验|相关实验]]是证明光的[[波动性]]的重要依据,但光的这种干涉性质直到十九世纪初才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原因是相干光源的不易获得。
为了获得可以观测到可见光干涉的[[相干性#波源|相干光源]],人们发明制造了各种产生相干光的光学器件以及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当时都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就借助[[迈克耳孙干涉仪]]完成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得到了[[以太|以太风]]观测的零结果。迈克耳孙也利用此干涉仪測得標準米尺|International prototype metre的精確長度,並因此獲得了19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激光]]这一高强度相干光源的发明使光学干涉测量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在各种精密测量中都能见到激光干涉仪的身影。现在人们知道,两束[[电磁波]]的干涉是彼此振动的电场强度矢量叠加的结果,而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干涉也是[[光子]]自身的[[几率波|几率幅]]叠加的结果。
== 干涉的条件 ==
兩列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发生重疊時,重疊範圍內介質的[[質點]]<ref>[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B3%AA%E9%BB%9E 質點],教育百科</ref> 同時受到兩個波的作用。若波的[[振幅]]不大,此時重疊範圍內介質質點的[[振動]][[位移]]等於各別波動所造成位移的[[矢量]]和,这稱為[[叠加原理|波的叠加原理]]。若兩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同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大的振幅,稱為相長干涉(建设性干涉);若兩波之一的[[波峰]]與另一波的[[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反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小的振幅,稱為相消干涉(摧毁性干涉)。
理论上,两列无限长的单色波的叠加总是能产生干涉,但实际物理模型中产生的[[波列]]不可能是无限长的,并从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来看,波的振幅和相位都存在有随机涨落,从而现实中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单色波。例如[[太阳]]所发出的光波出自於[[光球]]层的[[电子]]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每一次作用的时间都在10<sup>-9</sup>秒的數量级,则对於两次发生时间间隔较远所产生的波列而言,它们无法彼此发生干涉。基于这个原因,可以认为太阳是由很多互不相干的点光源组成的扩展光源。从而,太阳光具有非常宽的频域,其振幅和相位都存在着快速的随机涨落,通常的物理仪器无法跟踪探测到变化如此之快的涨落,因此无法通过太阳光观测到光波的干涉。类似地,对于来自不同光源的两列光波,如果这两列波的振幅和相位涨落都是彼此不相关的,称这两列波不具有[[相干性]]。相反,如果两列光波来自同一点光源,则这两列波的涨落一般是彼此相关的,此时这两列波是完全相干的。
如要从单一的不相干波源产生相干的两列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称为[[#波前分割干涉|波前分割法]],即对於几何尺寸足够小的波源,让它产生的波列通过并排放置的狭缝,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这些在[[波前]]上产生的子波是彼此相干的;另一种成为[[#波幅分割干涉|波幅分割法]],用半[[透射係數|透射]]、半[[反射 (物理学)|反射]]的半鍍銀鏡,可以將光波一分為二,製造出透射波與反射波。如此产生的反射波和透射波来自於同一波源,并具有很高的相干性,这种方法对於扩展波源同样适用。
==== 杨氏双缝 ====
英國物理學者[[托马斯·杨]]於1801年做实验演示光的干涉演示,稱為[[双缝实验|楊氏雙縫实验]]。这实验对於[[光波动说]]給出有力支持,由于实验观测到的干涉条纹是[[艾薩克·牛頓]]所代表的[[光微粒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双缝实验使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此逐渐接受了[[光波动说]]。杨氏双缝的实验设置如右图所示,从一个点光源出射的单色波传播到一面有两条狭缝的擋板,两条狭缝到点光源的距离相等,并且两条狭缝间的距离很小。由于点光源到这两条狭缝的距离相等,这两条狭缝就成为了同相位的次级单色点光源,从它们出射的相干光发生干涉,因此可以在远距离的屏上得到干涉条纹。
如果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为a,狭缝到观察屏的垂直距离为d,则根据几何关系,在观察屏上以对称中心点为原点,坐标为(x, y),处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分别为
:L_1 = \sqrt{d^2 + y^2 + (x - \frac{a}{2})^2}\,
:L_2 = \sqrt{d^2 + y^2 + (x + \frac{a}{2})^2}\,
当狭缝到观察屏的垂直距离d,远大于x,时,这两条光路长度的差值可以近似在图上表示为:从狭缝1向光程2作垂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角\alpha^{\prime}\,所对的直角边\Delta s\。而根据几何近似,这段差值为
:Delta s = a \sin \alpha^{\prime} \approx a \frac{x}{d}\,
如果实验在真空或空气中进行,则认为介质[[折射率]]等于1,从而有光程差Delta L = \Delta s = a \frac{x}{d}\,相位差delta = \frac{2\pi}{\lambda}\frac{ax}{d}\。
根据前文结论,当相位差delta\,等于2m\pi, \quad |m| = 0, 1, 2,...\,时光强有极大值,从而当x = \frac{md\lambda}{a}, \quad |m| = 0, 1, 2,...\,时有极大值;当相位差\delta\,等于2m\pi, \quad |m| = \frac{1}{2}, \frac{3}{2}, \frac{5}{2},...\,时光强有极小值,从而当x = \frac{md\lambda}{a}, \quad |m| = \frac{1}{2}, \frac{3}{2}, \frac{5}{2},时有极小值。从而杨氏双缝干涉会形成等间距的明暗交替条纹,间隔为frac{d\lambda}{a}\。
若在双缝干涉中增加狭缝在两条狭缝连线上的线宽,以至於狭缝无法看作是一个点光源,此时形成的扩展光源可以看作是多个连续分布的点光源的集合。这些点光源由于彼此位置不同,在屏上同一点将导致不同的相位差,将有可能导致各个点光源干涉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点重合,这就导致了条纹可见度的下降。
==== 菲涅耳双面镜 ====
菲涅耳双面镜(Fresnel double mirror)是一种可以直接产生两个相干光源的仪器。菲涅耳双面镜是两个长度相同的[[平面镜]]M1、M2的组合,两个平面镜的摆放相对位置成一个很小的倾角α。当光波从点光源S的位置入射到两个镜面发生各自的反射后,分别形成了两个虚像S1和S2。由于它们是同一光源的[[虛像 (光學)|虚像]],因此是相干光源,左图中蓝色阴影的部分即为两束光的干涉区域。
从图中可见菲涅耳双面镜干涉的几何关系与杨氏双缝相同,因此只要求得两个虚像间的距离d就可以推知干涉条纹的位置。如果设光源S到两个平面镜交点A的距离为b,根据镜面对称可知两个相干光源到镜面交点的距离也等于b,即S_1A = S_2A = SA = b,
而虚光路S<sub>1</sub>A、S<sub>2</sub>A和平分线(图中水平的点划线)的夹角都等于平面镜倾角α,从而有d = 2b\sin \alpha\。
这个距离等效於杨氏双缝中两条狭缝的间距,代入上文中公式即可得到干涉条纹的位置。光波入射到两个镜面时各自都会发生\pi\,的反射相变,从而不会影响两者最终的相位差,因此菲涅耳双面镜干涉条纹的形状与杨氏双缝完全相同,都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中间为零级亮纹。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30 物理學總論]]
|<center>'''杨氏双缝干涉'''<br><img src="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5698308/88/images/9/%E4%B8%89%E3%80%81%E6%9D%A8%E6%B0%8F%E5%8F%8C%E7%BC%9D%E5%B9%B2%E6%B6%89+1%E3%80%81%E8%A3%85%E7%BD%AE%E4%B8%8E%E5%8E%9F%E7%90%86+%E5%8C%BB%E5%AD%A6%E7%89%A9%E7%90%86%E5%AD%A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5698308/ 圖片來自slidesplayer]</small>
|}
'''干涉'''(interference)在[[物理学]]中,指的是兩列或两列以上的[[波]]在[[空间]]中重疊時发生[[叠加原理|叠加]],从而形成新[[波形]]的現象。
例如采用[[分束器]]将一束[[单色光|单色]][[電磁波|光束]]分成两束后,再让它们在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内重叠,将会发现在重叠区域内的[[发光强度|光强]]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明暗程度随其在空间中位置的不同而变化,最亮的地方超过了原先两束光的光强之和,而最暗的地方光强有可能为零,这种光强的重新分布被称作“干涉条纹”。在历史上,干涉现象及其[[双缝实验|相关实验]]是证明光的[[波动性]]的重要依据,但光的这种干涉性质直到十九世纪初才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原因是相干光源的不易获得。
为了获得可以观测到可见光干涉的[[相干性#波源|相干光源]],人们发明制造了各种产生相干光的光学器件以及干涉仪,这些干涉仪在当时都具有非常高的测量精度:[[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就借助[[迈克耳孙干涉仪]]完成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得到了[[以太|以太风]]观测的零结果。迈克耳孙也利用此干涉仪測得標準米尺|International prototype metre的精確長度,並因此獲得了190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激光]]这一高强度相干光源的发明使光学干涉测量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在各种精密测量中都能见到激光干涉仪的身影。现在人们知道,两束[[电磁波]]的干涉是彼此振动的电场强度矢量叠加的结果,而由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干涉也是[[光子]]自身的[[几率波|几率幅]]叠加的结果。
== 干涉的条件 ==
兩列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发生重疊時,重疊範圍內介質的[[質點]]<ref>[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8%B3%AA%E9%BB%9E 質點],教育百科</ref> 同時受到兩個波的作用。若波的[[振幅]]不大,此時重疊範圍內介質質點的[[振動]][[位移]]等於各別波動所造成位移的[[矢量]]和,这稱為[[叠加原理|波的叠加原理]]。若兩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同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大的振幅,稱為相長干涉(建设性干涉);若兩波之一的[[波峰]]與另一波的[[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反相,干涉波會產生最小的振幅,稱為相消干涉(摧毁性干涉)。
理论上,两列无限长的单色波的叠加总是能产生干涉,但实际物理模型中产生的[[波列]]不可能是无限长的,并从波产生的微观机理来看,波的振幅和相位都存在有随机涨落,从而现实中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单色波。例如[[太阳]]所发出的光波出自於[[光球]]层的[[电子]]与[[氢原子]]的相互作用,每一次作用的时间都在10<sup>-9</sup>秒的數量级,则对於两次发生时间间隔较远所产生的波列而言,它们无法彼此发生干涉。基于这个原因,可以认为太阳是由很多互不相干的点光源组成的扩展光源。从而,太阳光具有非常宽的频域,其振幅和相位都存在着快速的随机涨落,通常的物理仪器无法跟踪探测到变化如此之快的涨落,因此无法通过太阳光观测到光波的干涉。类似地,对于来自不同光源的两列光波,如果这两列波的振幅和相位涨落都是彼此不相关的,称这两列波不具有[[相干性]]。相反,如果两列光波来自同一点光源,则这两列波的涨落一般是彼此相关的,此时这两列波是完全相干的。
如要从单一的不相干波源产生相干的两列波,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称为[[#波前分割干涉|波前分割法]],即对於几何尺寸足够小的波源,让它产生的波列通过并排放置的狭缝,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这些在[[波前]]上产生的子波是彼此相干的;另一种成为[[#波幅分割干涉|波幅分割法]],用半[[透射係數|透射]]、半[[反射 (物理学)|反射]]的半鍍銀鏡,可以將光波一分為二,製造出透射波與反射波。如此产生的反射波和透射波来自於同一波源,并具有很高的相干性,这种方法对於扩展波源同样适用。
==== 杨氏双缝 ====
英國物理學者[[托马斯·杨]]於1801年做实验演示光的干涉演示,稱為[[双缝实验|楊氏雙縫实验]]。这实验对於[[光波动说]]給出有力支持,由于实验观测到的干涉条纹是[[艾薩克·牛頓]]所代表的[[光微粒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双缝实验使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此逐渐接受了[[光波动说]]。杨氏双缝的实验设置如右图所示,从一个点光源出射的单色波传播到一面有两条狭缝的擋板,两条狭缝到点光源的距离相等,并且两条狭缝间的距离很小。由于点光源到这两条狭缝的距离相等,这两条狭缝就成为了同相位的次级单色点光源,从它们出射的相干光发生干涉,因此可以在远距离的屏上得到干涉条纹。
如果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为a,狭缝到观察屏的垂直距离为d,则根据几何关系,在观察屏上以对称中心点为原点,坐标为(x, y),处两束相干光的光程分别为
:L_1 = \sqrt{d^2 + y^2 + (x - \frac{a}{2})^2}\,
:L_2 = \sqrt{d^2 + y^2 + (x + \frac{a}{2})^2}\,
当狭缝到观察屏的垂直距离d,远大于x,时,这两条光路长度的差值可以近似在图上表示为:从狭缝1向光程2作垂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角\alpha^{\prime}\,所对的直角边\Delta s\。而根据几何近似,这段差值为
:Delta s = a \sin \alpha^{\prime} \approx a \frac{x}{d}\,
如果实验在真空或空气中进行,则认为介质[[折射率]]等于1,从而有光程差Delta L = \Delta s = a \frac{x}{d}\,相位差delta = \frac{2\pi}{\lambda}\frac{ax}{d}\。
根据前文结论,当相位差delta\,等于2m\pi, \quad |m| = 0, 1, 2,...\,时光强有极大值,从而当x = \frac{md\lambda}{a}, \quad |m| = 0, 1, 2,...\,时有极大值;当相位差\delta\,等于2m\pi, \quad |m| = \frac{1}{2}, \frac{3}{2}, \frac{5}{2},...\,时光强有极小值,从而当x = \frac{md\lambda}{a}, \quad |m| = \frac{1}{2}, \frac{3}{2}, \frac{5}{2},时有极小值。从而杨氏双缝干涉会形成等间距的明暗交替条纹,间隔为frac{d\lambda}{a}\。
若在双缝干涉中增加狭缝在两条狭缝连线上的线宽,以至於狭缝无法看作是一个点光源,此时形成的扩展光源可以看作是多个连续分布的点光源的集合。这些点光源由于彼此位置不同,在屏上同一点将导致不同的相位差,将有可能导致各个点光源干涉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点重合,这就导致了条纹可见度的下降。
==== 菲涅耳双面镜 ====
菲涅耳双面镜(Fresnel double mirror)是一种可以直接产生两个相干光源的仪器。菲涅耳双面镜是两个长度相同的[[平面镜]]M1、M2的组合,两个平面镜的摆放相对位置成一个很小的倾角α。当光波从点光源S的位置入射到两个镜面发生各自的反射后,分别形成了两个虚像S1和S2。由于它们是同一光源的[[虛像 (光學)|虚像]],因此是相干光源,左图中蓝色阴影的部分即为两束光的干涉区域。
从图中可见菲涅耳双面镜干涉的几何关系与杨氏双缝相同,因此只要求得两个虚像间的距离d就可以推知干涉条纹的位置。如果设光源S到两个平面镜交点A的距离为b,根据镜面对称可知两个相干光源到镜面交点的距离也等于b,即S_1A = S_2A = SA = b,
而虚光路S<sub>1</sub>A、S<sub>2</sub>A和平分线(图中水平的点划线)的夹角都等于平面镜倾角α,从而有d = 2b\sin \alpha\。
这个距离等效於杨氏双缝中两条狭缝的间距,代入上文中公式即可得到干涉条纹的位置。光波入射到两个镜面时各自都会发生\pi\,的反射相变,从而不会影响两者最终的相位差,因此菲涅耳双面镜干涉条纹的形状与杨氏双缝完全相同,都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条纹,中间为零级亮纹。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330 物理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