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反乌托邦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反乌托邦.jpg|300px|缩略图|右|<big>反乌托邦</bi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803/3efb899218bd485486d526d30b94e3f6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1796840_65293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反乌托邦'''(英语:dystopia、Cacotopia、kakotopia 或 anti-utopia;中文又称反面乌托邦 <ref>[http://www.1010jiajiao.com/yuedu_id_120671 反面乌托邦的启示阅读答案],青夏教育</ref> 、敌托邦、恶托邦、绝望乡或废托邦)是乌托邦(utopia)的反义语,希腊语字面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是一种不得人心、令人恐惧的假想社群或[[社会]],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反乌托邦常常表征为反人类、极权政府、生态灾难或其他社会性的灾难性衰败。这种社会出现在许多[[艺术]]作品中,特别是设定在未来的故事。反乌托邦出现在许多虚构作品的背景与设定中,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被人忽略,有可能导致出现反乌托邦的状况。
==语源和历史==
1818年,[[英国]]哲学家、法学家和社会改革家杰里米·边沁,使用了cacotopia(最糟政府所在的假想之地)这个词。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记载,已知最早使用dystopia一词,是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于1868年在英国下议院前的演讲。密尔指责了政府的爱尔兰土地政策:“称它们为乌托邦式的或许太过褒扬,它们更应被称作反乌托邦式(dys-topians,或caco-topians)。通常称之为乌托邦式 <ref>[http://wenda.tianya.cn/question/7a354c6c70c1939e 什么叫乌托邦式?],天涯问答</ref> 的是某些太过美好而难以实现事情,但它们则显得更倾向于太过糟糕而不可行”。
==特征==
<center>{{#iDisplay:t07418isp76|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160 形上學總論]]
247,9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