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司母戊鼎

移除 5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593100047po7q77no9n2.jpg|缩略图|右|司母戊鼎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2ee3a3y.html] ]]
'''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國[[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青銅器]],[[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原稱「[[司母戊鼎]]」或「[[司母戊大方鼎]]」,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refname=“kknews"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kgzpl.html</ref>
后母戊鼎。是前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反映出[[商代]]青銅冶鑄業具有極高水平。<refname=“kknews"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kgzpl.html</ref>
[[青銅器時代]],考古學分期法的一個時期,指主要以[[青銅]]為材料製造工具、用具、武器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處於新石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之間。是[[繼金石並用時代]]之後的又一個歷史時期。
鑄造這樣高大的銅器,所需金屬料當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須有較大的熔爐。后母戊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規模與傑出的技術成就,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2011年3月6日,[[央視]]《新聞30分》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將「司母戊鼎」讀成「后母戊鼎」。[[國家博物館]]網站2011年12月18日曾回應:「此[[鼎]]初始被定名時,專家釋讀其上銘文為『司母戊』,隨著更多同時期[[青銅器]]被發現,目前專家多認為應釋讀為『后母戊』。但由於中小學歷史課本的廣泛宣傳,目前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等名稱更為有名。」[[ 河南博物院]]副院長[[田凱]]介紹說,一直以來,人們都稱之為「司母戊鼎」,隨著一些考古學家對商代文明研究的深入,認為應改名為「后母戊鼎」。如果多數專家認為名字應該改,博物院會適應大眾的需要。<refname=“kknews"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6kgzpl.html</ref>
==文物特征==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