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215
次編輯
變更
草原生态系统
,無編輯摘要
'''草原生态系统'''包括 [[ 植物 ]] 、 [[ 动物 ]] 、 [[ 微生物 ]] 等生物因子和日光能、矿物元素、水分等非生物因子,并有人类生产劳动的不同程度的干预,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 (图 1) 。其中, [[ 绿色植物 ]] 是初级生产者(或称第一性生产者),它从土壤吸收矿物元素和水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提供的净生物量(或称净第一性产量,见森林生态系统),是一切家畜和野生动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最基本的来源 。草食动物是一级消费者,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由于它可将所采食的植物体转化成肉、奶、皮、毛等产品,又可称为次级生产者(或第二性生产者)。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因科学技术及生产水平而异,一般为1/5~1/10。草食动物除把植物有机物转化为动物产品,从而提高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速度外,还通过放牧行为如采食、践踏、排泄粪尿等对草地产生影响。以草食动物为营养源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如狐、貂以及啮齿类动物的天敌等肉食动物属于这一营养级。它在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中,与草食动物相比虽居次要地位,但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植物或动物的尸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有机物被矿化为简单的无机盐类返回土壤,这类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绝大多数分解者虽然并不直接提供产品,但它是促进营养物质再循环以及活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
草食动物是一级消费者,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由于它可将所采食的植物体转化成肉、奶、皮、毛等产品,又可称为次级生产者(或第二性生产者)。这两个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因科学技术及生产水平而异,一般为1/5~1/10。草食动物除把植物有机物转化为动物产品,从而提高系统内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速度外,还通过放牧行为如采食、践踏、排泄粪尿等对[[草地]]产生影响。以草食动物为营养源的肉食动物是二级消费者。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如狐、貂以及啮齿类动物的天敌等肉食动物属于这一营养级。它在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中,与草食动物相比虽居次要地位,但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植物或动物的尸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有机化合物]]被矿化为简单的无机盐类返回[[土壤]],这类微生物被称为分解者。绝大多数分解者虽然并不直接提供产品,但它是促进营养物质再循环以及活化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
==简介==
草原生态系统是草原地区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区非生物环境构成的,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草原生态系统在其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与森林生态系统, [[ 农田 ]] 生态系统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在 [[ 水土保持 ]] 和 [[ 防风固沙 ]]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饲用植物和草食动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系统。 [[ 农业生态系统 ]] 的一个组成部分,以生产饲用植物、动物和动物产品为主。在世界范围内,草原比 [[ 耕地面积 ]] 大 1倍多,在中国约比耕地面积大3倍。全世界植物生物量约为1.17×1011~1.27×1011吨,其中约36%来自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现状==
世界草原的总面积为45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4%,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在 [[ 生物圈 ]] 固定能量的比例中,草原生态系统约为11.6%,也居 [[ 陆地生态系统 ]] 的第二位。 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 [[ 降水量 ]] 较少,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 [[ 蒸发量 ]] 往往都超过降水量。另外,这些地区的晴朗天气多, [[ 太阳辐射 ]] 总量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草原生态系统各组分的构成上表现出了一些与之适应的特点。 初级生产者的组成主体为草本植物,这些 [[ 草本植物 ]] 大多都具有适应干旱气候的构造,如叶片缩小,有蜡层和毛层,借以减少蒸腾,防止水分过度损耗。草原生态系统空间垂直结构通常分为三层: :[[ 草本层 ]] 、地面层和根层。各层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中那样复杂多样的小生境。 草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如 [[ 野驴 ]] 和 [[ 黄羊 ]] 。小型种类如草兔、蝗虫的数量很多。另外还有许多营洞穴生活的啮齿类,如田鼠、黄鼠、旱獭、鼠兔和鼢鼠等。肉食动物有沙狐、鼬和狼。肉食性的鸟类有鹰、隼和鹞等,除此而外的鸟类主要是云雀、百灵、毛腿沙鸡和地鵏。它们之中有的栖居于穴洞之中。 草原也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据《 [[ 中国统计年鉴 ]] 》(1988)提供资料,我国可利用的草原面积为3.365亿公顷,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7.1%左右。我国草原的类型较多,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原以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草类,其中以针茅和羊草最有代表性。前者为丛生禾草,后者为根茎禾草,根茎发达,对防风固沙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中部为稀疏草原,以大针茅为主;西部为 [[ 荒漠草原 ]] ,以丛生 [[ 戈壁针茅 ]] 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