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荒漠

增加 2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荒漠特征==
荒漠以其生物数量稀少而著称,但是实际上沙漠的生物多样性是很高的 <ref>[https://new.qq.com/omn/20191218/20191218A0F39300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荒漠生态系统],腾讯网,2019-12-20 </ref> 。沙漠的[[植物]]种群主要包括:[[灌木丛]]、[[仙人掌属]]、滨藜和沙漠毒菊。大多数荒漠植物都耐旱耐盐,被称为旱生植物。许多荒漠物种使用C4类二氧化碳固定或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这在干旱、高温、缺少氮和二氧化碳的情况下要优于通常的C3类二氧化碳固定。另外,荒漠植物通过的叶子表面有很厚的蜡质,防止水分流失。有些植物在其树叶、根系、枝干处存水。其他荒漠植物发展出广阔的根系,可以吸收更广、更深范围内的[[水]]。
==种类==
==形成特点==
荒漠带的地貌作用营力主要有[[风化作用]]、[[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4类 <ref>[https://www.doc88.com/p-5866412675213.html 荒漠生态系统],道客巴巴,2018-4-27</ref> 。地貌的成因类型有岛状山、剥蚀平原、剥蚀台地、干荒盆和干浅盆、洪积扇和洪积平原、龟裂土平原、盐土平原、盐湖、风蚀平原、风积平原等。根据荒漠组成可以分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和盐漠。干燥剥蚀基岩呈岩漠;洪积扇、洪积平原多砾石,为砾漠,又称戈壁;龟裂土、盐土平原分别形成泥漠与盐漠。组成物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观。荒漠地区从山地到山前平原,地貌呈有规律的分布 :山前剥蚀岩漠-洪积扇、洪积平原砾漠带-风积沙漠带-干盐湖或盐湖、盐漠带。荒漠植被为超旱生的半乔木、半灌木和灌木或旱生的肉质植物占优势的稀疏植被。植被每年的产量极低,每平方米90克,它对荒漠动物群有重要作用。
系从热带北部到温带大陆腹地干燥地区发育的荒漠群系之一,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沙漠。年降雨量非常少,多的地方也不超过200毫米。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部、中部和[[阿拉伯半岛]]、[[非洲]]、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以及南美和北美的西部、南部等地。约占地球全部陆地的25%。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一般都非常大,加之水分缺乏,以致形成了不利于一般植物生长的严酷条件。由于植物稀疏和土壤过程很弱,风沙移动频繁发生,更助长了荒漠的形成。植物的种类一般虽随地而异,但均是耐干性强的种类;其中也有因形态奇特而著名的。[[戈壁沙漠]]的转蓬(主要是沙漠草)、撒哈拉沙漠的耶里哥蔷薇(Rose de Jericho)、[[菊科]]的齿子草属(Odontospermum)、Pygmaeum和十字花科的Amastatica、卡拉哈里沙漠的千岁兰属(Welwitsc-hia)、亚利桑那(雨量稍多的半荒漠)的仙人掌等沙漠植物都很有名。
<center>{{#iDisplay:u0535s04un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716,739
次編輯